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幷序○序爲南嶽齊己撰) 七十一

〔唐朝〕 居遁

尋牛須訪迹,學道訪無心。 迹在牛還在,無心道易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李公七夕

    落日照高牖,涼風起庭樹。 悠悠天宇平,昭昭月華度。 開軒卷綃幕,延首晞雲路。 層漢有靈妃,仙居無與晤。 履化悲流易,臨川怨遲暮。 昔從九春徂,方此三秋遇。 瑤駕越星河,羽蓋凝珠露。 便妍耀井色,窈窕凌波步。 始閱故人新,俄見新人故。 掩淚收機石,銜啼襞紈素。 惆悵何傷已,裴回勞永慕。 無由西北歸,空自東南顧。

    任希古 唐宋诗
  • 安穩眠

    家雖日漸貧,猶未苦飢凍。 身雖日漸老,幸無急病痛。 眼逢鬧處合,心向閑時用。 既得安穩眠,亦無顛倒夢。

    白居易 唐宋诗
  • 尋白石山人澗

    路窮川島上,果值古仙家。 陰洞長鳴磬,石泉寒泛花。 莓苔深峭壁,煙靄積層崖。 難見囊中術,人間有歲華。

    許彬 唐宋诗
  • 自和

    一片殘陽景,朦朧淡月中。 蘭芽紆嫩紫,棃頰抹生紅。 琴阮資清格,冠簪養素風。 煙霄半知足,吏隱少相同。

    王周 唐宋诗
  • 贈黄家阿莘

    君家阿莘如白玉,呼出燈前語錄續。 可憐郎罷窮一生,只今有汝照茅屋。 豬生十子豚復豚,阿莘明年可當門。 階庭一笑不外索,萬事紛紛何足論。

    陳與義 唐宋诗
  • 同永叔子聰遊嵩山賦十二題 玉女擣衣石

    幽石稱擣衣,擣衣人不見。 雲纓白飄颻,巖樹長葱蒨。 猶應寒夜中,山月來鋪練。

    梅堯臣 唐宋诗
  • 次韵和楊伯子主簿見贈

    齋戒叩頭牋天公,幸矣使我爲枯蓬。 枯蓬於世百無用,始得曠快乘秋風。 此生安往失貧賤,白髮蕭蕭對黄卷。 今人雖鄰有不覿,古人却向書中見。 猨啼月落青山空,舊隠夢寂思東蒙。 不願峨冠赤墀下,且可短劍紅塵中。 終年無人問良苦,眼望青天惟自許。 可憐對酒不敢豪,它日空澆墳上土。 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龍黼黻世不知。 誰能養氣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蜺。 渡江諸賢骨已朽,老夫亦将正邱首。 杜郎苦瘦帽擫耳,程子久貧衣露肘。 君復作意尋齊盟,豈知衰懦畏後生。 大篇一讀我起立,喜君得法從家庭。 鯤鵬自有天池著,誰謂太狂須束縳。 大機大用君已傳,那遣老夫安注脚。

    陸游 唐宋诗
  • 甲午歲朝寓桂林記去年是日泊桐江謁嚴子陵祠迤邐度嶺感懷賦詩

    去年曉纜解江臯,也把屠蘇泛濁醪。 一席飽風漁浦闊,千山封雪釣臺高。 將軍老矣鳴孤劍,客子歸哉咏大刀。 早晚扁舟尋舊路,柁樓吹笛破雲濤。

    范成大 唐宋诗
  • 讀史二首 其一

    舜作九成樂,丹鳳儀其宮。 周備既醉福,高岡始鳴桐。 區區漢宣帝,雜覇期羣聾。 惲誅廣漢族,一變高文風。 德教既不任,覽輝理未通。 惟昔周道衰,麟出大野中。 尼父絕史筆,蓋傷吾道窮。 漢治非虞周,鳳來與麟同。 胡然潁川守,乃敢貪天功。 下義上賞姦,甚哉其相蒙。

    周必大 唐宋诗
  • 和楊直講夾竹花圖

    桃花夭紅竹浄綠,春風相間連溪谷。 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 徐熙下筆能逼真,蠒素畫成纔六幅。 萼繁葉密有向背,枝瘦節疎有直曲。 年深粉剝見墨縱,描寫工夫始驚俗。 從初李氏國破亡,圖書散入公侯族。 公侯三世多衰微,竊貿擔頭由婢僕。 太學楊君固甚貧,直緣識別爭來鬻。 朝質綈袍暮質琴,不憂明日鐺無粥。 裝成如得驪頷珠,誰能更問龍牙軸。 竹真似竹桃似桃,不待生春長在目。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