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覺地頌

〔唐朝〕 惟勁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楊叛兒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沈香火,雙咽一氣凌紫霞。

    李白 唐宋诗
  • 寄內詩

    握筆題詩易,荷戈征戍難。 慣從鴛被暖,怯向鴈門寒。 瘦盡寬衣帶,啼多漬枕檀。 試留青黛著,迴日畫眉看。

    河北士人 唐宋诗
  • 尾閭不禁滄溟竭,九轉神丹都謾說。 惟有班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

    蜀中酒閣道人 唐宋诗
  • 頌 二

    奪境不奪人,尋言何處真?問禪是禪妄,究理理非親。 日照寒光澹,山搖(《人天眼目》作「遙」)翠色新。 直饒玄會得,恬似(《五燈會元》、《人天眼目》作「也是」)眼中塵。

    剋符道者 唐宋诗
  • 偈頌(幷序○序爲南嶽齊己撰) 四十七

    知身是幻不求名,浮漚出沒幾時生。 借問雲山學道者,此去修行早晚成。

    居遁 唐宋诗
  • 重字韻詩

    望野草青青,臨河水活活。 斜峰纜舟行,曲浦浮積沫。

    無名氏 唐宋诗
  • 館中錫宴

    紫殿程書廣,鴻都校籍成。 宸心睠儒學,慈宴詔樞衡。 供帳來金闥,臚傳下玉京。 三山開秘宿,七閣敞修楹。 革履趨朝暇,華貂映席明。 弁繁星錯落,佩雜玉鏘鳴。 爐靜飄芳蕙,圖開識禁橙。 壺均天所酒,鼎薦帝餘羹。 夏屋彰仁洽,衢樽樂治平。 丹樓晨唱近,碧樹曉寒輕。 宇內年書有,人間月就盈。 非烟舒渥旨,愛日助皇情。 鳬藻深歡意,魚蒲溢頌聲。 蕭斯蒙湛湛,露彼仰英英。 故事留東觀,崇恩自上卿。 何言挈瓶陋,亦玷舉觴榮。 已重高門地,還歌食野苹。 微生徒棗鈍,弱植但葵傾。 就日欣逢旦,瞻河喜見清。 更期紆翠葆,千載詫登瀛。

    胡宿 唐宋诗
  • 趙叔達侍郎挽辭 其二

    江外昔分符,人皆詠袴襦。 有書充棟宇,無屋遠庖厨。 容膝淵明舍,飲瓢顔氏徒。 莫言太清儉,本是列僊儒。

    史浩 唐宋诗
  • 頌古九十八首 其五五

    標宗立法大瞞人,意氣彌陀局局親。 黑白不分難下手,放過一著大驚神。

    釋印肅 唐宋诗
  • 遣興

    蓬壺舊隱已微茫,浪迹紅塵樂未央。 縱酒山南千日醉,看花劍外十年狂。 新詩刻燭驚詞客,駿馬追風戲鞠塲。 要是世間男子事,不宜臺省競飛翔。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