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人澄明澈底清,丘山介直連天峻。 (見三長物齋刊本《顏魯公文集》卷五《通議大夫守太子賓客東都副留守雲騎尉贈尚書左僕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銘記》引)(記云:「明我〖開元十四年〗,入朝,分掌十銓,公與王丘爲選人所歌曰〖略〗。 時人韙之。 」按:《全唐詩》卷八七六女作時人語,二句互乙,文字有數處不同,故重錄之。 )。
无
其他无
〔唐朝〕 佚名
沔人澄明澈底清,丘山介直連天峻。 (見三長物齋刊本《顏魯公文集》卷五《通議大夫守太子賓客東都副留守雲騎尉贈尚書左僕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銘記》引)(記云:「明我〖開元十四年〗,入朝,分掌十銓,公與王丘爲選人所歌曰〖略〗。 時人韙之。 」按:《全唐詩》卷八七六女作時人語,二句互乙,文字有數處不同,故重錄之。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聖帝歸梧野,躬來謁聖顏。 旋登三徑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嵐迥,雲橫積翠間。 期修封禪禮,方俟再躋攀。
何處春深好,春深嫁女家。 紫排襦上雉,黃帖鬢邊花。 轉燭初移障,鳴環欲上車。 青衣傳氈褥,錦繡一條斜。
曾和秋雨驅愁入,却向春風領恨回。 深謝灞陵堤畔柳,與人頭上拂塵埃。
霧重日難出,雲厚月朦朧。 有心求覓佛,晝夜用心功。 見夢言將實,聞真耳却聾。 羣賊當路坐,道理若爲通。 見性若玲瓏,多求說處通。 取他凡聖語,到頭渾是空。
若問登庸日,庭椿不染風。 (見馮贄《雲仙雜記》卷五引《鳳池編》)(〖1〗《鳳池編》云:「盧攜夢人贈句曰〖略〗。 初不解其言,後數年攜拜相,庭下古椿一株,雖狂風驟雨,不濕不搖。 」)。
心外有佛不名信,自心是佛亦非信。 信盡心亡佛亦非,那吒手把金剛印。
夙有水雲趣,倦遊塵土間。 衝山爲誰秀,几案我江山。
水性能方圓,泉色常珪璧。 雲山靜有輝,瓊液來無迹。 泉上修禪人,曹溪分一滴。 鑑止更澄源,紛紛萬緣息。
畏暑倦長道,呼童戒宵征。 三更渡前溪,溪水清且鳴。 舟人自相喚,炬火如疎星。 俯視亂石多,仰見北斗橫。 微微白露下,磔磔宿鳥驚。 竹輿出林薄,十里月漸明。 光采散草木,凉意侵冠纓。
荒巔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蘚石已摧剝,雲蘿閟清幽。 憶昔抱朴翁,煉液棲高丘。 朝飲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丹成已蟬蛻,巖花幾春秋。 但見虎豹蹏,印跡碧甃頭。 舉瓢酌寒泉,一飲銷百憂。 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