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更事,闔境之庇。 二公其休,誰其爲嗣。 (見《文苑英華》卷七九三于邵《田司馬傳》引)(〖1〗《田司馬傳》:「司馬姓田氏,名某,字某。 ……知長道縣事,……在公之勤,歲寒不易,嘉聲美政,益震於曩時。 ……時特進鴻臚卿兼刺史太原王公,勞於取人,逸於用人,前後褒貶,無有不當。 田公雖讓德有餘,而王公混日不足,遂舉攝司馬仍知縣事。 ……故人歌之曰〖略〗。 」)。
无
其他无
〔唐朝〕 佚名
二公更事,闔境之庇。 二公其休,誰其爲嗣。 (見《文苑英華》卷七九三于邵《田司馬傳》引)(〖1〗《田司馬傳》:「司馬姓田氏,名某,字某。 ……知長道縣事,……在公之勤,歲寒不易,嘉聲美政,益震於曩時。 ……時特進鴻臚卿兼刺史太原王公,勞於取人,逸於用人,前後褒貶,無有不當。 田公雖讓德有餘,而王公混日不足,遂舉攝司馬仍知縣事。 ……故人歌之曰〖略〗。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鞏樹煙月上,清光含碧流。 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州。 鵬息風還起,鳳歸林正秋。 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本結菩提香火社,爲嫌煩惱電泡身。 不須惆悵從師去,先請西方作主人。
不歸江畔久,舊業已凋殘。 露草蟲絲溼,湖泥鳥跡乾。 買山開客舍,選竹作漁竿。 何必勞州縣,驅馳効一官。
白銀槍懸太白旗,白虎三旌三戟枝。 五方色中白爲上,不是我王爭得知。 樓成白璧聳儀形,蜀地求才讚聖明。 自從湯帝昇遐後,白雀無因宿帝廷。 今來降瑞報成康,果見河西再冊[王](玉)。 韓白滿朝謀似雨,國門長鎮成燉煌。 (以上二首均見伯二五九四、伯二八六四卷,參王重民《金山國墜簡零拾》,收入《敦煌遺書論文集》)。
亹亹玄中趣,湛湛清漢波。 代謝若旋環,椿木不改柯。 靜心念至真,隨運順離羅。 感應理常通,神適逮自徂。 澹游初無際,繁想洞九遐。 飛根散玄葉,理返非由他。 常能誦玉章,玄音徹霄霞。 甲申洪災至,椌翮王母家。 永享無終紀,豈知年劫多。
君不見淮南少年游俠客,白日毬獵夜擁擲。 呼盧百萬終不惜,報讎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俠好經過,渾身裝束皆綺羅。 蕙蘭相隨喧妓女,風光去處滿笙歌。 驕矜自言不可有,俠士堂中養來久。 好鞍好馬乞與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盡爲知己,黃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來幾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縣盡爲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兒百年且樂命,何須徇書受貧病。 男兒百年且榮身,何須徇節甘風塵。 衣冠半是征戰士,窮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長百丈,不如當代多還往。 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 看取富貴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後名。
蕭蕭露白蒹葭老,索索風乾楊柳疏。 坐見漁舟歸浦盡,小篷明滅上燈初。
四至長沙熟物情,留題勝處記吾曾。 三生會是湖湘客,一鉢渾如雲水僧。 贏得身輕閒有味,儘從人笑老無能。 如君應飽田園樂,猶道啼饑有怨憎。
風雨窗常黑,衰翁罷讀書。 縱橫慚七略,廢惰失三餘。 宴坐工夫熟,多聞習氣除。 韓公未解此,誤誚腹空虛。
葉底珍禽不受呼,弄風小蝶點殘蕪。 舍南舍北秋光好,到處皆成一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