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從宦所,何日府中趨。 遙指金陵縣,青山天一隅。 行人懷寸祿,小吏獻新圖。 北固波濤險,南天風俗殊。 春江連橘柚,晚景媚菰蒲。 漠漠花生渚,亭亭雲過湖。 灘沙映村火,水霧歛檣烏。 回首東門路,鄉書不可無。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頎
問君從宦所,何日府中趨。 遙指金陵縣,青山天一隅。 行人懷寸祿,小吏獻新圖。 北固波濤險,南天風俗殊。 春江連橘柚,晚景媚菰蒲。 漠漠花生渚,亭亭雲過湖。 灘沙映村火,水霧歛檣烏。 回首東門路,鄉書不可無。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洛陽有愚叟,白黑無分別。 浪跡雖似狂,謀身亦不拙。 點檢盤中飯,非精亦非糲。 點檢身上衣,無餘亦無闕。 天時方得所,不寒復不熱。 體氣正調和,不飢仍不渴。 閑將酒壺出,醉向人家歇。 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抱琴榮啓樂,荷鍤劉伶達。 放眼看青山,任頭生白髮。 不知天地內,更得幾年活。 從此到終身,盡爲閑日月。
陋巷乘籃入,朱門挂印迴。 腰間拋組綬,纓上拂塵埃。 屈曲閑池沼,無非手自開。 青蒼好竹樹,亦是眼看栽。 石片擡琴匣,松枝閣酒杯。 此生終老處,昨日却歸來。
北極辭明代,南溟宅放臣。 丹誠由義盡,白髮帶愁新。 鳥墜炎洲氣,花飛洛水春。 平生歌舞席,誰憶不歸人。
瑞雲靈跡鎮梁東,他日多應與古同。 歲月遷移人事改,再來閑處又興功。
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僞築高臺。 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見《四部叢刊初編》影宋本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注。 日本《續藏經》本宋釋子昇、如祐輯《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稱此詩爲「唐太宗《題白馬寺》」。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以此詩歸無名氏,云「其聲調不類,要是後人妄託。 」然此詩徵引甚早。 《翻譯名義集》亦非僞妄之書。 同卷錄義淨三藏詩,亦初唐時人。 恐館臣之意不在聲類,而在此詩有玷太宗之盛德耳。 義淨詩亦誤錄。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已斥其妄。 初唐七律傳世甚少。 故重錄之。 )。
墨寶三千三百餘,展開勝讀兩車書。 人間要字應來盡,呼作零金也不虛。 (見斯六二○四卷,原署「沈侍郎」)。
春意竟相妬,杏花應最嬌。 紅輕欲愁殺,粉薄似啼消。 願作年華夢,翩翩遶此條。 (《全芳備祖前集》卷十《杏花》)。
何事成遷客,思歸不見鄉。 遊吳經萬里,弔屈向三湘。 水與荆巫接,山通鄢郢長。 名羞黃綬繫,身是白眉郎。 獨結南枝恨,應思北雁行。 憂來沽楚酒,老鬢莫凝霜。
父母之邦豈復讎,人情至此乃可憂。 刺史縣令方坐視,久矣肉食無遠謀。 崇墉可當天設險,煙火驚奔無一點。 可憐縮手俱就斃,不見一夫來襲掩。 清晨諸家好音至,說賊回戈馬回轡。 玉帛子女既充牣,捆載而歸乃真退。 妻孥向來便伸眉,將軍凱旋亦班師。 身長八尺劍三尺,緩带輕裘有設施。
公不見先朝謫仙李太白,晦迹嵩山號詩客。 奇禽就掌食無猜,藉藉雄名振京國。 四明狂客素憐才,解龜換酒稱奇特。 白衣從此步花磚,秀拔儒林人所則。 煌煌文焰萬丈長,散落人間伴明月。 又不見昌黎巨儒韓退之,天才穎脫囊中錐。 反刓剗僞格以正,取心注手了無疑。 横經太學明師道,質疑辨惑爲蓍龜。 一言曲盡教育術,業精於勤荒於嬉。 赫然千載譽愈尊,太山北斗誰敢欺。 二公才德冠天下,青史褒名卓難亞。 讀之毎恨世不同,操篲無由漸德化。 延陵先生當盛時,卓犖英姿獨繼之。 萬言倚馬亦何待,睥睨謫仙當並馳。 觝排異端志不拔,真欲礪行參昌黎。 筆端綺靡追造化,胸中浩氣蟠蛟螭。 壯年唾手拾高第,錦綉文章喧帝里。 飄飄意氣凌碧雲,囘視塵蹤如脫屣。 龍墀承命來臨川,絳帳談經歷數年。 微言奥義潛啟發,殘膏賸馥多流傳。 摳衣幸與諸生列,飫聽緒言疑已决。 自嗟管見如醯雞,若非先生覆難徹。 惜哉虚往未實歸,洗心方擬叩精微。 夫何瓜代忽爾至,征航欲解歸王畿。 秋風未晚蓮吐香,蓴美鱸肥正好嘗。 行矣景物供吟興,剩摘佳篇投錦囊。 風月翰林能繼踵,此去禁庭當擢用。 傳聞紅葉滿階前,久俟高才能吟諷。 文章吏部既摩肩,聲聞行當冠日邊。 願爲霖雨蘇民望,庶使螭頭壓衆賢。 鯫生荷德誠非淺,别拜誰能無眷戀。 惟蘄爵過二唐賢,乃副承恩多士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