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春詞二首 二

〔唐朝〕 常建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蠶飢,盈盈嬌路傍。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東歸

    翩翩平肩輿,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詩卷,竿頭懸酒壺。 食宿無定程,僕馬多緩驅。 臨水歇半日,望山傾一盂。 藉草坐嵬峩,攀花行踟躕。 風將景共暖,體與心同舒。 始悟有營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無繫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旦遊申湖。 殘春三百里,送我歸東都。

    白居易 唐宋诗
  • 賀龐少尹除太常少卿

    太白山前終日見,十旬假滿擬秋尋。 中峰絕頂非無路,北闕除書阻入林。 朝謁此時閑野屐,宿齋何處止鳴砧? 省中石鐙陪隨步,唯賞煙霞不厭深。

    賈島 唐宋诗
  • 詠史詩 葛陂

    長房回到葛陂中,人已登真竹化龍。 莫道神仙難頓學,嵇生自是不遭逢。

    胡曾 唐宋诗
  • 石淙

    碧淀紅涔崿嶂間,淙嵌洑岨洊成灣。 琪樹琁娟花未落,銀芝窋䆛露初還。 八風行殿開仙牓,七景飛輿下石關。 張蔦席雲平圃讌,焜煌金記蘊名山。

    徐彥伯 唐宋诗
  • 南歌子 一

    手裏金鸚鵡,胸前繡鳳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溫庭筠 唐宋诗
  • 奉寄韋太守陟

    荒城自蕭索,萬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逈,嘹唳聞歸鴻。 寒塘映衰草,高館落疎桐。 臨此歲方[晏],顧景詠悲翁。 故人不可見,寂寞平陵東。

    王維 唐宋诗
  • 白鹿山人李端符捨書奉報四恩三有永充供奉善衆君子建尊勝幢因書長句

    善往因來詣法王,七生叢累獲銷亡。 還居忉利持章句,不遂天人戀色香。 波利一心瞻佛祖,文殊再遣往西方。 今朝國土雲幢立,□智巍巍天地長。 (見《江蘇通志稿金石略》卷六《李端符經幢》附)(按:此經幢今在無錫市錫惠公園內,爲八面刻石,先刻《佛頂尊勝陁羅尼經》幷序,後刻此詩,署「興甯沙門道朗」,詩後題記云:「大唐乾符三年歲次丙申十一月甲戌朔廿二日乙未建。 都維那僧宏益,上座僧全從,寺主僧行忠,老宿杜諫,都料郁□,直僧歲智宗。 」)。

    道朗 唐宋诗
  • 梔子花一首

    鏤裁雪羽元同質,合輯龍沈更一家。 氣襲禪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鬢唇斜。 牽纏薌色誠虛幻,結習因緣可歎嗟。 芍藥調和傳漢殿,酴醾脂澤有渾耶。

    蘇籀 唐宋诗
  • 題無疵庵

    身無累則佚,心無營故樂。 舍外而取內,此味初不薄。 使君蚤聞道,觀妙契獨覺。 不即仍不離,無止亦無作。 庵如大圓鏡,萬象含虛廓。 簷空看雲歸,窗静聞雨落。 惟良二千石,分憂得此託。 藴真愜所寓,俯仰成今昨。

    李處權 唐宋诗
  • 簡梁子輔

    比報趨魏闕,俄從三館游。 此地非人間,清絕乃瀛洲。 時應陪羣仙,記帝蓬萊丘。 中有白玉京,五城十二樓。 胡爲憑熊軾,復泝巴江流。 觀者盡驚歎,怪子不少留。 無寧薄蓬萊,顧欲守一州。 自云見帝所,侍御皆和柔。 始知未鍊形,難與洪崖儔。 不如在下土,爲民除瘡疣。 屬予持漢節,夙夜愧且憂。 日聞民呻吟,蓋甚魚掛鈎。 幸子爲之主,其病往必瘳。 何由使有邦,人人得賢侯。

    晁公遡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