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宿蘆葦,曉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遊子心。 秦天無纖翳,郊野浮春陰。 波靜隨釣魚,舟小綠水深。 出浦見千里,曠然諧遠尋。 扣船應漁父,因唱滄浪吟。
无
其他无
〔唐朝〕 常建
夜寒宿蘆葦,曉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遊子心。 秦天無纖翳,郊野浮春陰。 波靜隨釣魚,舟小綠水深。 出浦見千里,曠然諧遠尋。 扣船應漁父,因唱滄浪吟。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光映妝樓月,花承歌扇風。 欲妬梅將柳,故落早春中。
茅覆環堵亭,泉添方丈沼。 紅芳照水荷,白頸觀魚鳥。 拳石苔蒼翠,尺波煙杳渺。 但問有意無,勿論池大小。 門前車馬路,奔走無昏曉。 名利驅人心,賢愚同擾擾。 善哉駱處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獨多君,丘園居者少。
賤妾如桃李,君王若歲時。 秋風一已勁,搖落不勝悲。 寂寂蒼苔滿,沈沈綠草滋。 繁華非此日,指輦競何辭。
夜夜憶故人,長教山月待。 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四部叢刊》本宋法雲撰《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引唐義淨三藏詩。 《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錄此爲「義淨三藏《誡看經》」。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收此詩於無名氏卷,注云:「載《翻譯名義集》,云唐義淨三藏作。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義淨詩今收十二函一冊,何不類附而別出於無名氏之下,豈編者未知義淨三藏即義淨歟。 然此詩祇據《翻譯名義集》錄,集又署名義淨三藏,終不得謂曰無名氏也。 」今承斯旨而重錄歸義淨名下。 )。
蛇赤(辛本、川本、京本作「諸」)色,大小外邊來。 來入我軍兵欲敵(京本作「散」),更防引得外奸乖,德向(京本作「得上」)好通開(首本作「關」,茲從辛本、川本、京本)。
綠暗紅疏春事休,此身孑孑又西遊。 不堪回首斜陽外,一片黄雲萬古愁。
負暄孤坐松根石。
英英屈大夫,遺骨淪湘湄。 楚人念何深,叫空冤水妃。 雖無些詞招,顧有鐃鼓悲。 憶昨上巳日,縱觀金明池。 突殿隠負鼇,長橋低卧蜺。 諸公貴人來,珠幢紺幰隨。 兩軍各氣焰,萬楫生光輝。 龜魚戢影避,虎龍挾翼飛。 想當大軍後,益覺遊子稀。 况我中興君,高拱絕宴嬉。 羈人老淮楚,古寺臨長溪。 節物亦撩人,風俗自隨時。 往來兩舴艋,規模具體微。 邑人樂豐年,聚觀眼不移。 捐金賞先至,頓足助絕馳。 在昔攻戰具,今但娛羣兒。 因而語兵法,可以威四夷。 八寶水中央,大海壓左圻。 其中椎剽姦,連艦揚鼓旗。 先事能預防,在易則見幾。 作詩示周郎,赤壁有成師。
華髮蕭蕭我與君,未能免俗尚馳奔。 相看已是成三老,得暇何妨共一樽。 我欲丐閑歸故里,君行趣召入修門。 亦知聚首無多日,且把交情更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