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路,人來去。 早潮復晚潮,明日知何處。 潮水無情亦解歸,自憐長在新安住。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長卿
新安路,人來去。 早潮復晚潮,明日知何處。 潮水無情亦解歸,自憐長在新安住。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昨聞歸舊寺,暫別欲經年。 樵客應同步,鄰僧定伴禪。 後峯秋有雪,遠澗夜鳴泉。 偶與支公論,人間自共傳。
解巾侍雲陛,三命早爲郎。 復以雕龍彩,旋歸振鷺行。 玉書期養素,金印已懷黃。 茲夕南宮詠,遐情媿不忘。
雀兒來逐颺風高,下視鷹鸇意氣豪。 自謂能生千里翼,黃昏依舊委蓬蒿。
一陣西風起浪花,繞欄杆下散瑤華。 高窗曲檻仙侯府,臥葦荒芹白鳥家。 孤島待寒凝片月,遠山終日送餘霞。 若知方外還如此,不要秋乘上海槎。
草著愁煙似不春,晚鶯哀怨問行人。 須知一種埋香骨,猶勝昭君作虜塵。
禹鑿鋒鈚後,巍峨直至今。 孤峰浮水面,一柱釘波心。 頂壓三門險,根隨九曲深。 拄天形突兀,逐浪勢浮沉。 岸嚮秋濤射,祠斑夜漲侵。 噴香龍上下,刷羽鳥登臨。 祇有尖迎日,曾無柱影陰。 舊碑文字在,遺事可追尋。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三九《底柱山部》(《記纂淵海》卷二十四收此詩「頂壓三門險」以下四句,題作《題砥柱山》。 「拄天」作「撑天」。 )。
典籍開書府,恩榮避鼎司。 郊丘資有事,齋戒守無爲。 宿霧蒙瓊樹,餘香覆玉墀。 進經逢乙夜,展禮值明時。 勳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堯舜,相與致雍熙。
日暮馬行疾,城荒人住稀。 聽歌知近楚,投館忽如歸。 魯堰田疇廣,章陵氣色微。 明朝拜嘉慶,須著老萊衣。
探玄何妙理,元化得均勻。 去住分明紀,終期遠大親。 物華堪賞詠,離撓最名珍。 碧落翻霞彩,千秋不老春。
南國有喬木,老非梁棟材。 清陰可以覆,亦足報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