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爲家。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 潛匿遊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 惟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歎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白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爲家。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 潛匿遊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 惟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歎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宋玉亭前悲暮秋,陽臺路上雨初收。 應緣此處人多別,松竹蕭蕭也帶愁。
水墨乍成巖下樹,摧殘半隱洞中[雲]。 猷公曾住天台寺,陰雨猨聲何處聞。
一月道場齋戒滿,今朝華幄管弦迎。 銜杯本自多狂態,事佛無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 平陽不獨容賓醉,聽取喧呼吏舍聲。
昔爲東掖垣中客,今作西方社內人。 手把楊枝臨水坐,閑思往事似前身。
滿酌勸童僕,好隨郎馬蹄。 春風慎行李,莫上白銅鞮。
芳藍滋匹帛,人力半天經。 浸潤加新氣,光輝勝本清。 還同冰出水,不共草爲螢。 翻覆衣襟上,偏知造化靈。
朝見青山雪,暮見青山雲。 雲山無斷絕,秋思日紛紛。
野岸煙花好,東園自插籬。 茈姑交宛葉,喜子抱遊絲。 盡日人稀到,終年井不窺。 何當謝貞白,《真誥》是吾師。
春到郭園靜,冰開水木清。 俄聞北山客,虛淡遲聲榮。 不獨閑爲貴,兼將山自名。 古人情亦爾,君識古人情。
高僧居淨域,客子戀皇宮。 試訪毘耶室,旋(《大典》作「施」)遊方丈中。 禪林吹梵響,忍草散香風。 妙說三元(《大典》作「玄」)義,能談不二宗。 色空雙已滅,內外兩緣同。 識盡無生理,乃覺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籠。 (見光緒二年刊高錦榮纂《靈寶縣志》卷八《藝文》下。 又見《金文最》卷七一許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題寺重即唐德宗詩碑》(徐俊告)、《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陽志》〖張忱石告〗)(按:《永樂大典》引《洛陽志》:「御題寺,寺在靈寶南里。 唐寶應元年,德宗以皇子爲天下兵馬元帥,統兵征史朝義過)(之,題詩壁間。 厥後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覺詣長安求寺額,詔以御題名之。 」其後又錄無名氏詩云:「解鞍投宿得禪宮,識破浮生萬境空。 夜靜稍□簷外雨,朝來知是葉間風。 」此詩未詳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卷五:「御題寺唐德宗詩碣,大定十六年立,許安仁記幷書,在御碑寺。 額正書云:『御題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爲五律詩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據黃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縣志》錄此詩原題作《題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詩而得名,詩題顯爲後人追補。 今重爲擬題。 黃叔璥書未見。 碑記,《縣志》亦未收。 有關史事,兩《唐書》、《通鑑》所記甚詳,不具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