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

〔唐朝〕 岑參

曉笛別鄉淚,秋冰鳴馬蹄。 一身虜雲外,萬里胡天西。 終日見征戰,連年聞鼓鼙。 故山在何處,昨日夢清谿。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十七

    何處深春好,春深蘭若家。 當香收柏葉,養蜜近梨花。 野逕宜行樂,遊人盡駐車。 菜園籬落短,遙見桔槔斜。

    劉禹錫 唐宋诗
  •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楊州

    千騎風生大斾舒,春江重到武侯廬。 共懸龜印銜新綬,同憶鱣庭訪舊居。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今來却笑臨邛客,入蜀空馳使者車。

    李德裕 唐宋诗
  • 寓題

    吳中煙水越中山,莫把漁樵謾自寬。 歸泛扁舟可容易,五湖高士是拋官。

    黃滔 唐宋诗
  • 送祖詠

    田家宜伏臘,歲晏子言歸。 石路雪初下,荒村雞共飛。 東原多煙火,北澗隱寒暉。 滿酌野人酒,倦聞鄰女機。 胡爲困樵采,幾日罷朝衣。

    盧象 唐宋诗
  • 大滌洞

    名山閟靈府,隱士此尋真。 仙去空遺鼓,雲扃不見人。 川源世上異,日月洞中春。 欲出虛無境,應修有待身。 (見《洞霄詩集》。 )(〖1〗鄧牧《洞霄圖志》卷二《山水門·大滌山》條:「大滌山,在宮〖指洞霄宮〗北,凡四峯,於九鎖內最爲巨山。 西洞據其領,石室出其半,天壇冠其顛,皆山中勝處也。 是山以洞名之。 舊志謂大可以洗滌塵心,故名大滌。 ……元同先生劍履瘞山下。 」〖2〗又《洞霄圖志》卷三《洞府門·大滌洞》條:「大滌洞在宮西北半里。 《茅君傳》云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滌元蓋之天。 周圍四百里,……相傳元同先生入游,見龍麟異境,花木鮮繁,自華陽而歸〖望按前文有云:與華陽林屋邃道通〗。 洞門石鼓,廣可尋丈,扣之逄逄有聲。 」)。

    白元鑒 唐宋诗
  • 梁園吟

    我浮黃雲去京闕,挂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爲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却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爲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雲。 粱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海。 沈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 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李白 唐宋诗
  • 池上觀雨

    急雨橫塘晚,蕭蕭逼坐隅。 斜津添竹淚,繁點溢荷珠。 泥重聊休燕,波翻尚浴鳬。 風霆河外惡,橋卒弗傳呼。

    宋庠 唐宋诗
  • 和蔡生遷居二首蔡學佛故用杜老與贊公故事蔡常令一嫗持簡來 其二

    一壺村酒要同嘗,脯醢葅肴取次將。 談話翠微修竹徑,追隨斜照晚風岡。 梅花淡淡傳春意,柳色依依作歲陽。 只麽往來成樂土,豈知身世落南荒。

    胡寅 唐宋诗
  • 奉祠太一

    鼕鼕鼛鼓不勤民,幻出琳宮遠世塵。 風咽唄聲金殿邃,日移幡影石壇新。 雲軿摇曳來三境,霧帳淒迷妥十神。 堪笑茂陵成左計,虛將棗脯候秋春。

    葛立方 唐宋诗
  • 挽程朝議二首 其一

    兵革連年苦亂離,江東耆舊日衰微。 身兼五福如公少,眼見重孫自古稀。 未厭案頭翻貝葉,方榮堂上戲斑衣。 東風忽破南柯夢,回首音容涕淚揮。

    吳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