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靄愚公谷,蕭寥羽客家。 俗人知處所,應爲有桃花。
无
其他无
〔唐朝〕 徐鉉
掩靄愚公谷,蕭寥羽客家。 俗人知處所,應爲有桃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若有人兮山之曲,駕青虬兮乘白鹿。 往從之遊願心足,披澗戶,訪巖軒。 石瀨潺湲橫石徑,松蘿冪䍥掩松門。 下空濛而無鳥,上巉巖而有猨。 懷飛閣,度飛梁。 休余馬於幽谷,挂余冠於夕陽。 曲復曲兮煙莊邃,行復行兮天路長。 修途杳其未半,飛雨忽以茫茫。 山坱軋,磴連褰。 攀石壁而無據,泝泥溪而不前。 向無情之白日,竊有恨於皇天。 回行遵故道,通川遍流潦。 回首望羣峰,白雲正溶溶。 珠爲闕兮玉爲樓,青雲蓋兮紫霜裘。 天長地久時相憶,千齡萬代一來遊。
寄隱霜臺客,相思粉署人。 誠知阡陌近,無奈別離頻。 夜色迷雙樹,鐘聲警四鄰。 散才徒仰鮑,歸夢遠知秦。 雨帶清笳發,花驚夕漏春。 招搖隨步錫,髣髴聽行輪。 要路推高足,空林寄一身。 盛名知獨擅,良會憶相親。 稍滌心中垢,都遺陌上塵。 今宵此堂集,何事少遺民。
置天立地混沌分,造化含花處處焚。 一陰一陽乃成道,秋石蒼蒼浪子孫。 玄武朱雀明前路,湧泉真汞守乾坤。 鼎鼎製鉛成寶物,姹女藏頭不肯出。 十二葫中紫河車,四十二氣烈仙窟。 顏如玉,貌如霜,棗葉雄朱修修畢。 手摶日月入爐中,炎炎赫赫魂不失。 非濟凡間飢凍疾,不如學道急須出。 水煑冥冥白虎身,獸鑪上下兩莫測。 大象不遊於兔穴,大悟不拘於小節,迷者心差皆總失。 非傳下界盲瞽人,滅族亡身不可出。 六謌六謌,爾翺已去往蓬萊,白日霞仙,今古密鶴,叫前程,洞庭湖,禮我聖祖爲留術。 去無聲,甘如蜜,一七二七七萬畢。 開鑪忽見火一團,光彩炎炎赫赫奕。 雖濟凡間飢凍疾,不如訪道棲金室。 (《大還丹照鑑》)(按:《十國春秋》卷四七:「爾朱先生,成都人也。 字通微,亦號歸元子。 唐僖宗時隱鍊於金雞關下石室。 居久之,有異人與藥一丸,且戒曰:『子見浮石而服之,仙道成矣。 』自是遇石必投之水間,視其浮沉。 人皆笑以爲狂。 一日遊峽上,有叟艤舟相待,叩其姓氏,對曰:『涪州石姓也。 』遂豁然悟曰:『異人浮石之言,斯其應乎? 』因服藥輕舉而去。 時天復末年也。 先生有《還丹歌》傳於蜀中。 」應即此人。 此詩應即《還丹歌》。 《大還丹照鑑》作者爲後蜀廣政間人,故得以收錄之。 )。
與君青眼客,共有白雲心。 不相東山去,日令春草深。
去就清貧,擔何苦辛。 兀默三椽老,平生五合陳。 出家意謂了身,住院還相累人。 野水連天半夜月,叢林和氣十方春。
鐘鼓嗟無與,衰殘亦任時。 歲華髭鬢上,心事水雲知。 尚若泠然善,何能養就兒。 數篇存雅道,三復愧新詩。
驀劄相逢笑臉開,也知平地起風雷。 好將一滴梅溪水,爲雨爲霖遍九垓。
風急斜吹帽,泥深亂濺衣。 杜門常畏罵,訪客却空歸。 老馬舉蹄懶,枯槐無葉飛。 馳驅幾時了,散髮憶苔磯。
萬鼓風聲吼屋邊,老人裘絝旋装綿。 晨梳墮髮知衰甚,夜枕聞雞尚慨然。 身後文章空飽蠧,眼前交舊半沉泉。 飯蔬飲水平生慣,恥向天公更乞憐。
十行芝檢從天下,六月荷花照水開。 未必便將東節去,不妨政用此時來。 安排過闕留中奏,想像攀轅戀別杯。 遣賀以時非造次,索公一笑簿書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