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親揮賜禁林。 地望轉從今日貴,君恩無似此時深。 宴回上苑花初發,麻就中宵月未沈。 衣惹御香拖瑞錦,筆宣皇澤灑春霖。 院門不許閑人入,仙境寧教外事侵。 我直承明踰二紀,臨川實動羨魚心。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昉
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親揮賜禁林。 地望轉從今日貴,君恩無似此時深。 宴回上苑花初發,麻就中宵月未沈。 衣惹御香拖瑞錦,筆宣皇澤灑春霖。 院門不許閑人入,仙境寧教外事侵。 我直承明踰二紀,臨川實動羨魚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雁過連營,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處?半夜起邊聲。
角巾高枕向晴山,訟簡庭空不用關。 秋風窗下琴書靜,夜景門前人吏閑。 稍覺淵明歸思遠,東臯月出片雲還。
伊人茂天爵,恬澹臥郊園。 傲世方隱几,說經久顓門。 浩歌曳柴車,詎羨丹轂尊。 嚴霜被鶉衣,不知狐白溫。 游心羲文際,愛我相討論。 潢汙忽朝宗,傳騎令載奔。 崢嶸歲陰晚,愀愴離念繁。 別館絲桐清,寒郊煙雨昏。 中飲見逸氣,縱談窮化元。 佇見公車起,聖代待乞言。
不勞世路更相猜,忍到須休惜得材。 幾度懶乘風水便,抝船折舵恐難回。
兩篇佳句敵瓊瑰,憐我三清道路開。 荆璞獻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花繁不怕尋香客,榜到應傾賀喜杯。 知爾苦心功業就,早攜長策出山來。
李白辭翰苑,前山尋隱淪。 不遇採芝翁,滿洞惟白雲。 (原注:李白昔日曾於此山尋許宣平先生不遇。 )我來禮先生,得與龜鶴親。 學道須有緣,始逢天上人。 四皓安漢室,先生存歙民。 陰功數已滿,自合成天真。 如何未上昇,應待玉皇迎。 我願去浮名,隨師歸三清。 (此見《永樂大典》卷一○四五九「四濟」「禮」字〖十一函一百四冊〗。 )。
此山靄靄通雲煙,峭壁嵯峨勢分綿。 丹水流衍曲如帶,風皺羅紋聽管絃。 鶯啼花開入禪意,擲筆臺前梵唄宣。 遙想當年無遮會,紛紛散落雨花天。 (見《山右金石記》。 )(〖1〗《山右金石記》卷九《硤石山楊夫人摩崖詩刻》條引《鳯臺縣志》:石壁刻『唐天佑丙子歲六月十四日離府,至中旬巡祀到此,登陟硤石山,偶上先師擲筆臺,眺觀景象,爲詩上碣。 弘農郡君夫人述。 』按天佑丙子,晉稱天佑十一年〖望按:丙子,當是晉天祐十三年,公元九一六年〗。 是年,李嗣昭立鐘開元寺以七月十三日,弘農郡君夫人遊硤石山則六月十四日。 考唐制有郡君夫人、公侯伯子夫人,制同一二三四品,似屬嗣昭夫人楊氏。 但嗣昭封隴西郡公,未封弘農,或因弘農華陰以楊氏族望爲稱也。 又考楊氏善蓄財,嗣昭被梁兵圍夾城彌年,楊氏多助其軍用。 子繼韜叛後入京,楊齎銀數十萬驗賂釋其罪。 後與子繼忠家晉陽,餘貲猶鉅萬。 晉高祖起義,貸其殖以賂契丹,後以繼忠爲刺史。 楊氏平生積產,嗣昭三世皆賴。 今復見其石刻筆蹟,直奇婦人也。 )。
飛瀑下幽壑,令人夢寐清。 秋山匹練淨,寒谷萬珠明。 映日添霞色,迎風作雨聲。 潺湲聽莫厭,時得滌幽情。 (同前。 )。
殘臘避新正,疾馳不可鞚。 梅花相行色,更以風雨送。 傷哉綠林豪,支派出章貢。 荐食今幾年,金帛既充棟。 王旅走山澤,魄散失饑凍。 空聞米粟廉,不救干戈痛。 冥冥紙錢底,千室羅盎甕。 祀先不暇嘗,一夜驚入夢。 書生口擊賊,自愧脫嘲弄。 經營華陽馬,想像丹穴鳳。 融融聲教中,焉得餘此衆。 由基執弧矢,鼷鼠何足中。 浮烟起南舍,春事行倥傯。 桃寒强破蕊,鳥靜獨成哢。 詩情寫物色,心匠與折衷。 章草簡阿戎,溪頭試微諷。
湖波緑似鴨頭深,一日春晴直萬金。 好事誰家鬭歌舞,方舟齊榜出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