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緣識 其七九

〔宋朝〕 宋太宗

故無形像顯教尋,隠秘蹤由自古今。 妙法不傳經上字,玄門消息岡知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

    九門思諫議,萬里採風謠。 關外逢秋月,天涯過晚潮。 鴈來雲杳杳,木落浦蕭蕭。 空怨他鄉別,迴舟暮寂寥。

    戴叔倫 唐宋诗
  • 賦得風動萬年枝

    嘉名標萬祀,擢秀出深宮。 嫩葉含煙靄,芳柯振惠風。 參差搖翠色,綺靡舞晴空。 氣稟禎祥異,榮霑雨露同。 天年方未極,聖壽比應崇。 幸列華林裏,知殊衆木中。

    韋紓 唐宋诗
  • 題安樂山

    碧峰橫倚白雲端,隋氏真人化蹟殘。 翠栢不凋龍骨瘦,石泉猶在鏡光寒。

    先汪 唐宋诗
  • 駐紫霞觀

    易覺春光老,難消夏晝長。 問囚傷道氣,嚼句療饑腸。 殿古苔痕澀,壇高松檜涼。 黃冠誰可語,試與辯亡羊。 (見民國二十五年刊陳善同等纂《重修信陽縣志》卷三十)。

    方干 唐宋诗
  • 吳彩鸞作越王山詩(題擬)

    一斑與兩斑,引入越王山。 世數今逃盡,煙蘿得再還。 簫聲宜露滴,鶴翅向雲間。 一粒仙人藥,服之能駐顏。 (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十二引裴鉶《傳奇》)。

    不詳 唐宋诗
  • 送凝神張先生還茅山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臨雲海空復空。 水光際天接山影,山間樓閣相溟濛。 仙人騎鯨度空碧,步虛聲下飄天風。 纓冠葳蕤跨綵翼,子晉鳳笙驚盲聾。 半夜電雷動巖壑,一壇松檜知仙公。 別來放跡入朝市,但覺塵土填心胸。 猿驚鶴怨愧昏旦,竹露蘿月徒葱蘢。 君庵三茅何沖融,暮春旅寓凡聖同。 同造勝境瞻真蹤,弟兄乘雲御飛龍。 爲時作瑞留從容,但見仙驥頂有紅。 凝神坐嘯隠萬松,粲粲玉齒猶顔童。 珮聲促詔朝帝宮,清浄爲正裨舜聰。 坐乎少廣追崆峒,物不疵癘壽域中。 翩然鶴歸茅岫東,一篙秋靜磨青銅。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屨瘦藤饑不充,應許下竈爲陪從。

    曹勛 唐宋诗
  • 縣齋十詠 思齊樓

    高閈營層構,翬飛勢自伸。 已聞能賦客,空憶带星人。 彫檻凭秋迥,朱扉敞漢新。 龜趺清刻在,誰共繼芳塵。

    寧參 唐宋诗
  • 曹承制知永康軍

    鐵驄黄金羈,年少蜀城守。 蜀城臨古江,正在離岸口。 離岸李凉鑿,其利實不久。 既避沫水害,又以溉田畝。 大此百民宜,遺祠奉牲酒。 行當謹厥事,無乃爲政首。

    梅堯臣 唐宋诗
  • 春雨絕句六首 其五

    梅中最晚是緗梅,一日來看欲百回。 俗紫凡紅終避舍,不妨自向雨中開。

    陸游 唐宋诗
  • 九奮 賦巴丘

    巴丘兮崢嶸,嶔岑兮洞庭。 秋霖兮閣淚,春草兮愁生。 巴之蛇兮修之,雲英甲兮火晶。 戟微手足兮惟行,雲霧飛騰兮匪翼。 知絀信兮天性,展轉委蛇兮至行。 朝之遊兮衡岳,莫飯流兮湘曲。 鹿焱起兮中洲,人之逐兮悠悠。 紛繚亂兮海波弗靜,逐之顛者相望兮莫得持其腰領。 鹿冠元兮森槎千角,蛇銜取兮不畏觸。 歲三遷而解甲兮骼髏具吐,羌有獲兮故無取。 象巨牙之雙植兮,肥腯頑健。 肉雞兔虎龍而牛幹兮,得鼠狶爲首面。 性羊狠而馬行兮,狗猴心而蛇變。 既備此十二神象兮,害于田其不遠。 蜿蜒蛇之怒兮,吸無勞乎宛轉。 雖有此修鼻駢齒兮,寧復餐而以卷。 不勞咀此齒牙兮,害以蛇除。 珠顯灼而光明兮,不在短狐之毀譽。 遊蘭若兮芳洲,卧香蒲兮翔素流。 芷岡兮戲豫,丹穴兮優游。 何蜂蟲之陰戾瑣微兮藏形于闇,騎蛇頭而啜之兮墮厥頤而脫頷。 阜堆骨兮名陵,風悲雨泣兮千齡萬齡。 象種繁兮蛇既斃,欲吞之兮誰能舍。 鹿奔兮其復獲,登蛇丘兮涕零零。

    薛季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