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答李學士見寄長韵

〔宋朝〕 宋庠

璇源多清派,蘭谷無絕芳。 之子相門裔,高才映周行。 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 中歲困官簿,銖兩爭低昂。 一通金閨籍,荏苒潘鬢霜。 剖符屢麾阮,執戟更疲揚。 聞君近多暇,歸偃三經堂。 左右褫紳組,縱橫羅巾箱。 安驅仁義塗,弭節名聲場。 戰酣道始勝,心泰無癯尪。 壯思挾飛藻,詔我臨霞章。 我時坐鈴閣,寂寞如禪房。 開緘一快讀,雋味腴且長。 高義溢句流,清風隨篇翔。 感人不無意,在水河湯湯。 吾匪辯音者,空冀懷仁藏。 矧屬歲躔暮,百卉皆芸黄。 何以謝君子,松柏同蒼蒼。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六

    南有龍兮在山湫,古木巃嵷枝相樛。 木葉黃落龍正蟄,蝮蛇東來水上遊。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劒欲斬且復休。 鳴呼六歌兮歌思遲,溪壑爲我回春姿。

    杜甫 唐宋诗
  • 登山谷寺上方答皇甫侍御臥疾闕陪車騎之後

    梵宮香閣攀霞上,天柱孤峯指掌看。 漢主馬蹤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 雲扶踴塔青霄庳,松蔭禪庭白日寒。 不見戴逵心莫展,賴將新贈比琅玕。

    獨孤及 唐宋诗
  • 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

    才子神骨清,虛竦眉眼明。 貌應同衞玠,鬢且異潘生。 初戴莓苔幘,來過丞相宅。 滿堂歸道師,衆口宗詩伯。 須臾里巷傳,天子亦知賢。 出詔升高士,馳聲在少年。 自爲才哲愛,日與侯王會。 匡主一言中,榮親千里外。 更聞仙士友,往往東回首。 驅石不成羊,指丹空斃狗。 孤帆淮上歸,商估夜相依。 海霧寒將盡,天星曉欲稀。 潮頭來始歇,浦口喧爭發。 鄉樹尚和雲,鄰船猶帶月。 到洞必傷情,巡房見舊名。 醮疎壇路澀,汲少井欄傾。 別我長安道,前期共須老。 方隨水向山,肯惜花辭島。 悵望執君衣,今朝風景好。

    李端 唐宋诗
  • 自勉

    試筭平生事,中年欠五年。 知非未落後,讀易尚加前。 分受詩魔役,寧容俗態牽。 閑吟見秋水,數隻釣魚船。

    齊己 唐宋诗
  • 成童片子時,變老須臾事。 (見《後村大全集》卷一七七《詩話續集》引李康成《玉臺後集》。 )。

    劉珃 唐宋诗
  • 午睡初起二首 其二

    舍中未報壓新醅,閑弄流塵槲葉杯。 得醉固佳醒亦好,了無一事到靈臺。

    陸游 唐宋诗
  • 還返釋言 其七

    律管實葭灰,氣至颯以升。 日至冪寒泉,水花結輕冰。 應候固應然,違天亦何能。 時哉復時哉,尺璧定自輕。

    薛季宣 唐宋诗
  • 嵩巫亭

    平地烟霄此半分,繡楣丹檻照清汾。 風簾暮捲秋空碧,剩見西山數嶺雲。

    富弼 唐宋诗
  • 池萍 其二

    竹籬茅舍去相安,誰與移根入畫欄。 儘道重簾妨暖日,疎枝却得護春寒。

    劉學箕 唐宋诗
  • 次韻七首 其四

    山色對疎櫺,之人一似清。 水邊同婦飲,花下趁兒行。 養鴨期充膳,騎牛學治生。 時因把鋤暇,毋廢讀書聲。

    蘇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