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哭公實學士

〔宋朝〕 宋庠

高子北方士,才爲國之華。 靈襟絕塵藻,麗藻紛春葩。 雖云服韁鎖,高意籠青霞。 子昔久蒙潤,逢辰亨乃嘉。 聯飛奉臺閣,相顧引龜緺。 鮑叔不予怯,楚臣寧汝瑕。 詔書頻出沐,歸轡屢回車。 時過蔣生徑,或詣子雲家。 柏將松竝悅,人與室非遐。 自謂百年分,風期何所嗟。 君命良不淑,浮生茲有涯。 沈疴犯霜露,幽讖發龍蛇。 美志一朝盡,餘哀千古賒。 招魂知是否,生肘詎真耶。 塗斤失郢匠,膝席夭長沙。 青黄飾溝木,藩褥墜風花。 世事一以謬,何言定隆窊。 都門執謳紼,原路引哀笳。 夕雲旌外慘,春日塚頭斜。 自此掩瑶軫,其誰知伯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臨刑詩

    幻生還幻滅,大幻莫過身。 安心自有處,求人無有人。

    鄭頲 唐宋诗
  • 述懷 二

    南岡夜蕭蕭,青松與白楊。 家人應有夢,遠客已無腸。

    商山客死書生 唐宋诗
  • 尚書省門吟

    落去他,兩兩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聲,長安竹柏皆枯死。

    祖詠 唐宋诗
  • 酬惠米詩

    棄却金鑾衲布衣,修身浮海到華西。 原身自是皇太子,慕道相逢柯用之。 未敢叩門求地語,昨叨送米續晨炊。 而今飱食黃精飯,腹飽忘思前日飢。 (以上《嘉靖池州府志》九)(〖1〗周贇《九華山志》卷十考訂此詩與李白次韻詩皆爲僞作,其說云:「無論太白時未有次韻之習,金地藏未爲天子第,此等詩真令人見而欲嘔。 曾學爲詩者亦不鄙俚至此,此幷未嘗學爲詩而托名太白地藏者也。 」幷據費冠卿《化城寺記》,考金地藏爲新羅王子而非世子,卒于貞元十一年,壽九十九,應生於武后神功元年。 )。

    金地藏 唐宋诗
  • 大梁亭會李四栖梧作

    梁王昔愛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遠集八方賓。 車馬平明合,城郭滿埃塵。 逢君一相許,豈要平生親。 入仕三十載,如何獨未伸。 英聲久籍籍,臺閣多故人。 置酒發清彈,相與樂佳辰。 孤亭得長望,白日下廣津。 富貴良可取,朅來西入秦。 秋風旦夕起,安得客梁陳。

    韋應物 唐宋诗
  • 待權明州延提刑致語口號

    山水東鄞本自佳,使星臨照愈光華。 甘棠美蔭踰千里,畫角仁聲度萬家。 正喜泉香浮竹葉,更看杯影浸梅花。 最聞便有芝封到,莫惜連宵暈臉霞。

    史浩 唐宋诗
  • 尉氏縣阮籍嘯堂

    古城多瘦棘,莽莽連荒臺。 不見長嘯人,黄土空崔嵬。 北顧蓬池上,枯廢生蒿萊。 當時思大梁,還望已徘徊。 今我復懷昔,豈不傷且哀。 鳥呼有遺響,英靈同土灰。

    梅堯臣 唐宋诗
  • 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譬之塵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魚居其間,孰識礙與通。 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 盤旋山南北,憩息林西東。 朝看山之橫,暮看山之縱。 貪多眼爲乏,陟險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賞識良自蒙。 方悟白司馬,草堂對穹隆。 彼既若獻狀,此亦如發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繼之,築堂會奇峯。 何嘗遠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動體,山色含真空。 風雲有蓄洩,氣象無終窮。 雨餘四面翠,日麗千仞紅。 氤氳香爐烟,挺拔雙劍鋒。 最愛五老人,崚嶒美所鍾。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從。 羅列皆兒孫,几席次第供。 山雖跨兩邦,茲焉實長雄。 不爲堂上客,詎信山有宗。 寄語遊山者,毋徒走憧憧。

    周必大 唐宋诗
  • 次韻周秀才

    暇日枝筇對摇落,衰年悲感爲誰多。 政疎里俗有囁呫,身遠貴遊無孰何。 耐病阻陪吹帽醉,祛愁聊復擊罇歌。 詩來起我湖海興,夢逐狎鷗分白波。

    陳造 唐宋诗
  • 題墨妙亭

    晉唐行草可同科,樂石雕鎸便不磨。 幾載雨淋兼日炙,一朝雲集又星羅。 要知訪古搜求盡,應爲凝香暇逸多。 瀟灑高懷堪健羨,簿書堆案意如何。

    王炎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