泝水秋風揚短棹,穿林落日繫孤舟。 心清乍喜離囂俗,野曠翻疑動旅愁。 歸雁高飛雲杳杳,幽蟲夜語草悠悠。 此間景物君知否,即是瀟湘一片秋。
无
其他无
〔宋朝〕 傅察
泝水秋風揚短棹,穿林落日繫孤舟。 心清乍喜離囂俗,野曠翻疑動旅愁。 歸雁高飛雲杳杳,幽蟲夜語草悠悠。 此間景物君知否,即是瀟湘一片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柘彈連錢馬,銀鉤妥墮鬟。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 意合辭先露,心誠貌卻閑。 明朝若相憶,雲雨出巫山。
女是寄生枝,男是冬青木。 冬青駕白鵝,寄生跨黃鹿。 若遇寇相凌,穩便拋家族。 早早上三清,莫候丹砂熟。
郡齋北望春光好,平楚無雲秋望寬。 清氣爽時塵外見,碧煙飛處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讓,並秀三峯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嶽號,暫圖瞻眺近長安。 (見康熙十八年閔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書刻於乾隆間。 )(〖1〗詩後原附按語:「汪晉穀云:唐有兩韋綬,一德宗朝翰林學士,一穆宗朝吏部尚書。 以《石門巖志》辨之,當是德宗朝者。 」〖2〗望按:《金石萃編》卷八十有「華陰縣令韋綬」題名,次「檢校水部員外郎崔熲」題名後。 韋綬題名下刻「貞元元年二月六日記」九字。 )。
豁州沙界勝伽藍,滿目文殊接話談。 言下聞知開佛眼,迴頭祇見翠山巖。 (見《全五代詩》卷七四)。
星使南馳入楚重,此山偏得駐行蹤。 落花滿地月華冷,寂寞舊山三四峰。
雨華几席自清馨,茗碗初收篆縷青。 柔弄柳條風剪剪,冷濡梅蕊雪星星。 不嫌黄卷閑遮眼,有意微塵破出經。 思大氣吞三世佛,兒孫未到敗門庭。
碧羅天宇亂花稠,搔首花陰只重愁。 頭上無貂堪換酒,開箱頼有驌驦裘。
閑居寂無客,柴門晝常關。 孤舟小於葉,放浪烟水間。 樹暗楊梅村,露下白蓮灣。 釣魚樵風涇,買酒石帆山。 向來支許輩,恐亦無此閑。 道逢若耶叟,握手開蒼顔。
山居速化植千荻,孫家種木惟種德。 一朝仙籍浮桂香,昔笑其迂今改色。 鄰翁笞兒乞條枚,條枚不惜莫浪栽。 君不見天街十二綠槐滿,獨有城東之槐應三台。
可笑禪流錯用心,或思或罷兩追尋。 窮年費煞精神後,陷入泥途轉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