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國士一首

〔宋朝〕 蘇籀

五陵少年銅乳臭,哲肅何甘作牛後。 曲合汙世鄉愿徒,俗學聾瞽紛蕪莠。 文士規模正始間,風流可喜未曾有。 志士機敏常濟務,斡旋金穀捷趨走。 取亂尤須見兵勢,料敵先應决攻守。 至言碩畫安危機,却顧前思能審究。 服戎角力乃兵耳,入幄造膝直禦寇。 人心天意歸有道,務穡訓學臻富壽。 自古迂儒無益算,蓋世奇才實天授。 誰能剡牘出公言,明年定取單于首。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海岳宴咸通,七載秉鈞調四序。 一方獄市獲來蘇。

    宣宗皇帝 唐宋诗
  • 罪所送苗員外上都

    謀身當議罪,寧遣友朋聞。 禍近防難及,愁長事未分。 寂寥驚遠語,幽閉望歸雲。 親戚如相見,唯應泣向君。

    盧綸 唐宋诗
  •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

    帝子陞青陛,王姬降紫宸。 星光移雜珮,月彩薦重輪。 龍旌翻地杪,鳳管颺天濱。 槐陰浮淺瀨,葆吹翼輕塵。

    任希古 唐宋诗
  • 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

    朝廷重寄在關東,共說從前選上公。 勳業新城大梁鎮,恩榮更守洛陽宮。 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 每領羣臣拜章慶,半開門仗日曈曈。

    張籍 唐宋诗
  • 憶微之

    與君何日出屯蒙,魚戀江湖鳥厭籠。 分手各拋滄海畔,折腰俱老綠衫中。 三年隔闊音塵斷,兩地飄零氣味同。 又被新年勸相憶,柳條黃輭欲春風。

    白居易 唐宋诗
  • 蔡平喜遇河陽馬判官寬話別

    從事東軍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 看尋狡兔翻三窟,見射妖星落九天。 江上柳營迴鼓角,河陽花府望神仙。 秋風蕭颯醉中別,白馬嘶霜鴈叫煙。

    鮑溶 唐宋诗
  • 三憶 二

    憶行時,背手挼金雀。 斂笑慢回頭,步轉闌干角。

    韓偓 唐宋诗
  • 聞雨

    窮冬萬花匝,永夜百憂攢。 危戍臨江火,空齋入雨寒。 斷猿知屢別,嘶鴈覺虛彈。 心對爐灰死,顏隨庭樹殘。 舊恩懷未報,傾膽鏡中看。

    張說 唐宋诗
  • 題海門蘭若柳

    廣陵城畔別蛾眉,豈料相逢在海涯。 只恐觀音菩薩惜,臨行不敢折纖枝。 (〖1〗以上三十首詩見《桂苑筆耕集》第二十卷。 〖2〗按南京圖書館藏有高麗活字印本《桂苑筆耕集》二十卷,前有高麗人洪奭周、徐有榘二序。 特節錄徐有榘序中有涉崔致遠行事者如次,其文曰:「《桂苑筆耕集》二十卷,新羅孤雲崔公在唐淮南幙府時公私應酬之作,而東還之後,手編表進於朝者也。 公名致遠,字海夫,孤雲其號也。 湖南之沃溝〖新羅地名〗人。 幼穎慧絶倫,年十二,從商舶入中原。 十八舉進士第。 久之,調溧水縣尉,任滿而罷。 時值黃巢之亂,諸道得營都統高駢開府淮南,辟公爲都統巡官,凡表狀文告,皆出公手。 其《討黃巢檄》,天下傳誦。 奏除殿中侍御史,賜緋魚袋。 後四年,充國信使東歸,事憲康王、定康王爲翰林學士、兵部侍郎,出爲武城太守。 真聖時,契家入江陽郡伽倻山以終焉。 葬在湖西之鴻山。 ……」)。

    崔致遠 唐宋诗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七

    喫茶去,喫茶去,明明指人無異語。 家風平展沒機關,誰道趙州謾院主。 苦苦苦,往往邯鄲學唐步。 恰恰長安道上行,分明有眼如天瞽。

    釋正覺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