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徽宗皇帝挽詞二首 其二

〔宋朝〕 蘇籀

大器提擎力,懷生渥澤滂。 本枝繁盛衍,禮樂懋容光。 脫屣吁勤倦,置郵辭慨慷。 申胥不爲己,定勝泣穹蒼。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賦月華臨靜夜

    長空埃𡏖滅,皎皎月華臨。 色正秋將半,光鮮夜自深。 九霄晴更徹,四野氣難侵。 靜照遙山出,孤明列宿沈。 高人應不寐,驚鵲復何心。

    姚合 唐宋诗
  • 寄雙泉大師師兄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巖稜。 後夜禪初入,前溪樹折冰。 南涼來的的,北魏去騰騰。 敢把吾師意,密傳門外僧。

    齊己 唐宋诗
  • 荅孔秀才

    早向文章裏,能降少壯心。 不愁人不愛,閑處自閑吟。 水國雲雷闊,僧園竹樹深。 無嫌我衰颯,時此一相尋。

    齊己 唐宋诗
  • 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

    秦雞常下雍,周鳳昔鳴岐。 此地推雄撫,惟良寄在斯。 家傳七豹貴,人擅八龍奇。 高傳生光彩,長林歎別離。 天人開祖席,朝寀候征麾。 翠帟當郊敞,彤幨向野披。 芃芃秋麥盛,苒苒夏條垂。 奏計何時入?臺階望羽儀。

    沈佺期 唐宋诗
  • 老妻生朝爲壽

    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幸君今及見之。 教得子能傳素業,養成孫亦守清規。 稟生坎坷今當泰,積善初終志不移。 白首喜爲林下伴,願從今日到期頤。

    吳芾 唐宋诗
  • 東州逸黨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潜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二儀設有變,修德可以祈。 人道或反常,其亂何由支。 昔在典午朝,國祚向陵夷。 日向中夜出,赫赫來東陲。 地向太極裂,中有蒼鵝飛。 高厚災且異,人妖亦繁滋。 始有竹林民,怪誕名不羈。 次有夷甫輩,高談慕無爲。 沈湎多越禮,阮籍兼輔之。 虛名能飾詐,光逸與王尼。 何曾有先見,不能救其衰。 張華徒竭力,無以扶其危。 至今西晉書,讀之堪涕洟。 爾來歷千年,炎宋運重熙。 東州有逸黨,尊大自相推。 號曰方外交,蕩然絕四維。 六籍被詆訶,三皇遭毀訾。 坑儒愚黔首,快哉秦李斯。 與世立憲度,迂哉魯先師。 流宕終忘反,惡聞有民彝。 或爲童牧飲,垂髽以相嬉。 或作概量歌,無非市井辭。 或作薤露唱,發聲令人悲。 或稱重氣義,金帛不爲貲。 或曰外形骸,頂踵了無絲。 麀聚復優雜,何者爲尊卑。 遥聞風波民,未見如調饑。 偶逢紳带士,相對如拘縻。 不知二紀來,此風肇自誰。 都緣極顯地,多用寧馨兒。 斯人之一唱,翕然天下隨。 斯人之一趨,靡然天下馳。 鄉老爲品狀,不以逸爲嗤。 宗伯主計偕,不以逸爲非。 私庭訓子弟,多以逸爲宜。 公朝論人物,翻以逸爲奇。 家國盡爲逸,禮法從何施。 我常病其事,中夜起思惟。 平地三尺限,空車登無歧。 重載歷百仞,所來因陵遲。 萬一染成俗,雖悔何由追。 衆人皆若夢,焉能分其糜。 衆人皆若醉,不知啜其醨。 天下皆病痿,俾誰就魯醫。 天下皆病狂,何暇灸其眉。 幸有名教黨,可與决雄雌。 所嗟九品賤,不得立文墀。 賈誼惟慟哭,梁鴻空五噫。 終削南山竹,冒死指其疵。 願乘九廟靈,感悟宸心知。 赫爾奮獨斷,去邪在勿疑。 分捕復大索,憸人無孑遺。 大者肆朝市,其徒竄海湄。 殺一以戒萬,是曰政之基。 千奴共一膽,膽破衆自隳。 無使永嘉風,敗亂昇平時。

    顔太初 唐宋诗
  • 閑遊

    已破梅花一兩枝,並溪穿塢每歸遲。 老軀健似中年日,鄉俗淳如太古時。 上疏清狂非復昔,據鞍矍鑠欲誇誰。 一端尚被鄰翁笑,無事長吟費撚髭。

    陸游 唐宋诗
  • 次韻朱晦翁十梅 江梅

    玉色不受垢,照影清江濱。 江雪豈不寒,枝頭渾似春。

    王炎 唐宋诗
  • 三月八日發舟後作

    沙步行初改,津亭望且遥。 青山出圖畫,白鷺立風標。 境熟詩難就,愁深酒易消。 雲歸還漠漠,雨靜復蕭蕭。

    趙蕃 唐宋诗
  • 次韵郭中

    常恐塵埃滿面顔,水邊門戶喜常關。 蒼筤亭上南屏下,天遣幽人入座前。

    韓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