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韵王信州三首 其二

〔宋朝〕 鄧肅

風波未暇怨浮萍,多謝朋來慰此情。 君似張憑真理窟,我慚侯喜得詩聲。 酒杯莫向吾徒淺,句法當令叔世驚。 又恐諸公連茹去,堂堂王室要扶傾。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僧歸日本國

    滄溟分故國,渺渺泛杯歸。 天盡終期到,人生此別稀。 無風亦駭浪,未午已斜暉。 繫帛何須鴈,金烏日日飛。

    吳融 唐宋诗
  • 陳 虞居士

    苦諫將軍總不知,幾隨煙焰作塵飛。 東山居士何人識,惟有君王却許歸。

    孫元晏 唐宋诗
  • 書訣

    剡紙易墨,心圓管直。 漿深色濃,萬毫齊力。 先臨告誓,次寫《黃庭》。 骨豐肉潤,入妙通靈。 努如直槊,勒若橫釘。 虛專妥帖,毆鬬崢嶸。 開張鳳翼,聳擢芝英。 粗不爲重,細不爲輕。 纖微向背,毫髮死生。 工之未盡,已擅時名。

    張懷瓘 唐宋诗
  • 別匡山

    曉峰如畫碧參差(碑作「參差碧」),藤影風搖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碑作「待」)樵隨。 看雲客倚啼猿樹,洗鉢僧臨失鶴(一作「鷺」,或作「鶩」)池。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見光緒《重修江油縣志》卷二十四)(陳廣福《李白的〈別匡山〉詩考》謂江油縣匡山書院存宋熙寧元年《勅賜中和大明寺住持碑》,碑文云:「玄宗朝翰林學士李白字太白,少爲當縣小吏,後於此山讀書,於喬松滴翠之平有十載。 」文中錄此詩。 )。

    李白 唐宋诗
  • 話舊

    存亡三十載,事過悉成空。 不惜霑衣淚,併話一宵中。

    韋應物 唐宋诗
  •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二六

    高原收菽麥,下田插禾秧。 田頭與地尾,一一意所量。 躬耕辨好怯,擇種均豐荒。 所以終歲間,食米不及糠。

    曹勛 唐宋诗
  • 遊南山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雲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青石生龍文,凜凜常風寒。 縱目四無際,陡覺天地寬。 直北二江合,水勢中分灘。 灘橫水亦轉,曲折束成灣。 羣峯自西來,險絕如函關。 中虛左梵剎,地勝苾芻安。 梵修祝聖壽,額自九重頒。 旁有石一障,高下數畝間。 或列如屏風,或方如僊壇。 或立如駐馬,或走如奔帆。 或側如虎卧,或曲如龍蟠。 或嚴如衛吏,或羅如星官。 或傴如老人,而枯其形顔。 或儼如端士,而正其衣冠。 或堆如雲霞,重疊而聚攢。 或湧如波浪,攣屬而奔湍。 或傾而復舉,如獵而獸跧。 或騰而不下,如射而禽翻。 或先後相續,如朝赴金鑾。 或參差不齊,如兵方結圓。 或平爲几案,而可羅杯盤。 或突出臯岸,而能垂釣竿。 或背若相惡,或向若相歡。 或聲若磬響,或色若豹斑。 或累而成塔,或砌而成鞍。 或疎而分散,或密而彎環。 或巧而非怪,或鈍而非頑。 雖偶不爲配,雖單不爲鰥。 雖近不相狎,雖壓不相殘。 有室可居佛,有竈可煉丹。 有洞可休息,有巖可躋攀。 爽氣自有餘,蒸嵐不相干。 乾坤所開闢,斷斸非斧刓。 遊者可意得,名狀不易殫。 通天與三峽,若是烏能班。 今時無王維,睥睨措筆難。 靜想瑶池仙,豈不停翔鸞。 又疑桃源客,步虛潛往還。 我有英賢樂,冥搜思不慳。 題名或賦詩,鳩工妙手刊。 惜哉歲月久,幾至遍圬漫。 山僧不好奇,仁者興嗟嘆。 爰有老仙翁,尋幽獨忘餐。 塵土盡去除,林木間自芟。 特道方寸地,舊耕同一觀。 小亭翼其上,遊居興不闌。 於此或圍棋,縱橫勢萬般。 於此或煮茗,江心汲澄瀾。 於此或燕坐,塵慮一切拌。 誰知得真趣,消此白日閒。 勝槩益增重,清爽彌駢闐。 山石雖無情,似有待而言。 又况隠君子,寂寂初無傳。 或隠于仕祿,或晦于巖泉。 知音一提拂,豈與山石肩。 堯舜吾君民,勳業垂萬年。

    汪任 唐宋诗
  • 擬陶體三首 目釋

    我居元首間,分並日月光。 左右各照曜,盲一豈相妨。 尚恐有所翳,獨見不能强。 嗟爾手與足,何爲欲競傷。 捉馳自有職,勿使心悲凉。

    梅堯臣 唐宋诗
  • 太息四首 其四

    關輔堂堂墮虜塵,渭城杜曲又逢春。 安知今日新豐市,不有悠然獨酌人。

    陸游 唐宋诗
  • 讀淵明詩

    淵明甫六十,遽覺前途迮。 作詩頗感槩,自謂當去客。 吾年久過此,霜雪紛滿幘。 豈惟僕整駕,已迫牛負軛。 奈何不少警,玩此白駒隙。 傾身事詩酒,廢日弄泉石。 梅花何預汝,一笑從渠索。 顧以有限身,兒戲作無益。 一床寬有餘,虛室自生白。 要當棄百事,言從老聃役。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