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五

〔宋朝〕 釋正覺

休去歇去,絕言絕慮。 廓無所依,妙無所住。 轉歷歷之機,運綿綿之步。 神遊方外靈臺,道契環中虛處。 藏身白雲雲外家,著脚青山山下路。 宛轉窮通,旁參回互。 十成收得返魂香,一等來撾荼毒鼓。 肯觸氣於死蛇,要捋鬚於猛虎。 却借其功,不謀而遇。 枯木龍吟而起雲,南山豹變□披霧。 律入春筒,影流曉戶。 百億儀分,三千體露。 大經掇出於微塵,古佛相交於露柱。 歷代諸祖只箇生涯,一切衆生同時滅度。 大用石火遲,全機電光遽。 哆哆和和也問若剪答如裁,轟轟磕磕也喝如雷棒如雨。 洞山佛對三斤麻,趙州衫重七斤布。 道火不我燒唇,道水不我濡袴。 無是無非,何規何矩。 柱杖子裏許將來,鉢袋子那時分付。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漢南遇方評事

    移家住漢陰,不復問華簪。 貰酒宜城近,燒田夢澤深。 暮山逢鳥入,寒水見魚沈。 與物皆無累,終年愜本心。

    戴叔倫 唐宋诗
  • 出鄂州界懷表臣二首 一

    離席一揮杯,別愁今尚醉。 遲遲有情處,却恨江帆駛。

    劉禹錫 唐宋诗
  • 潼關河亭

    重岡如抱嶽如蹲,屈曲秦川勢自尊。 天地併功開帝宅,山河相湊束龍門。 櫓聲嘔軋中流渡,柳色微茫遠岸村。 滿眼波濤終古事,年來惆悵與誰論。

    薛逢 唐宋诗
  •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親故

    霽景滿水國,我公望江城。 碧山與黃花,爛熳多秋情。 搖落見松柏,歲寒比忠貞。 歡娛在鴻都,是日思朝英。

    皎然 唐宋诗
  • 數行心因鯉魚傳,輕放金鈎繡帳懸。 不是嬌慵貪晝臥,衆中無處看花牋。 (同前卷下引《本傳》)(按:《瑯嬛記》云「張叔良字房卿,大曆中與姜窈窕相悅」。 錄二人詩三首。 今檢《唐詩紀事》卷三一載,張叔良爲廣德二年登進士第,與此云大曆相合。 姜窈窕詩二首,其中《春思》「門前梅柳爛春輝」一首,《全唐詩》卷八○二作張窈窕詩。 張、姜故事,或出後人附會,而詩作則似別有依據,故仍錄存之。 )。

    姜窈窕 唐宋诗
  • 次韵元發弟秋日德餘庵書事二首 其一

    飽諳世事轉疏慵,投老猶能向佛宫。 危坐遂移桑蔭日,清談仍對菊花風。 凴君爲我追歡伯,自此游山作醉翁。 聞說秋來足佳句,暮歸應念錦囊空。

    王之道 唐宋诗
  • 與馬通判

    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隠淪。 幅巾嘯傲喜接物,彷彿白鶴乘孤雲。 朅來帝所暫戾止,亹亹清言償所喜。 內慙已老不受教,猶幸一奉圯橋履。

    曹勛 唐宋诗
  • 送劉生談命

    學兵先學策,談命先談格。 君看前輩富貴人,豈與寒士校日辰。 星家者流有劉子,進人退人若翻水。 談何容易驗他年,却是直言差可喜。

    楊萬里 唐宋诗
  • 被旨祈禱數至天竺珪僧錄求白雲堂詩爲賦唐律一首

    白雲峯下白雲堂,堂上高人一辦香。 繞殿持經山四合,繚牆行道木千章。 衆生未免嬰時苦,大士寧能與世忘。 祈雨祈晴來復去,此身却似白雲忙。

    許及之 唐宋诗
  • 參議余公挽詩 其一

    慘澹門闌色,凄凉月旦評。 居官皆可紀,當路競知名。 香火祠庭老,錙銖郡紱輕。 彈冠公自懶,相國詎忘情。

    虞儔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