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其顔,拈却案山。 影流心鑑,智入道環。 師曠不聞而其聲自普,離朱不辨而其色非慳。 一點自然兮妙超過去現在,十方平等兮全該內外中間。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正覺
洞見其顔,拈却案山。 影流心鑑,智入道環。 師曠不聞而其聲自普,離朱不辨而其色非慳。 一點自然兮妙超過去現在,十方平等兮全該內外中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咫尺風騷客,難諧面繼酬。 相思對煙雨,一鴈下汀洲。 花影誰家塢,笛聲何處樓? 搘筇朗吟罷,搔首獨遲留。
塵飛遺恨盡,花落古宮平。 紅粉笙歌人代遠,月明陵樹水東流。
欲入舉場,先問蘇張。 蘇張猶可,三楊殺我。
黟峰翠色自天流,直下青冥豁素秋。 閒倚朱欄頻北望,只宜名作巨門樓。 (〖1〗詩見康熙十八年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間刊刻。 此詩承儀徵吳白匋先生見告。 按原志附注曰:「程弘志云:按《一統志》:刺史有從兄棄官學道,號於方外,刺史爲築室於問政山,山始名問政。 」望按:《金石萃編》卷八十有于德晦題名,在李虞仲題名之左,曰「監察御史于德晦」,題名後紀「大中六年三月廿四日」云云。 又《長安志》務本坊有左散騎常侍于德晦宅。 〖大興徐松撰《唐兩京城坊考》卷二所記同〗)。
鸞鵲驚飛詔檢開,唐家僊殿育英才。 毫端誤墨讒蠅盡,塞上求羣故馬來。 咄咄書空徒有意,冥冥避弋本無猜。 孤生舊辱知人舉,一夕聞風釋九回。
史藁雖殘得自隨,兵符未解定堪蚩。 淹留正似周南老,戲劇何爭灞上兒。 鉛筆用多毛禿落,鬢髯愁罷雪紛垂。 十年尚滯成書奏,可驗相如屬思遲。
炎風勃勃觸輕衫,何事驅塵未解驂。 清我一泓能湛湛,洗渠雙耳任喃喃。 方從君子歡相愛,未信樵夫笑不談。 他日通泉訪陳迹,光芒寶劍與天參。
睡重不知曉,山高意得秋。 風來已落葉,潦去忽中洲。 幽閴素所願,登臨儘自由。 瀕溪千萬壑,何日上扁舟。
正法眼藏當時滅却,那得許多落落索索。 問著則差,答著則錯。 喝也喝不住,棒也打不著。 妙喜更得工夫,時與下箇注脚。 休休休,莫莫莫。 若要拈花微笑底事,不二法門也低一著。
南州冬日佳,風和霜氣收。 出門訪良友,散策尋清游。 負郭有野趣,荒草带寒流。 信步任所止,款扉得深幽。 初若隠者居,忽上雲中樓。 攬以三層顛,恍與萬象浮。 綠野寬作圍,青山遠相蟉。 凌然欲輕舉,久乃思冥搜。 團團荔枝林,往往叢葉稠。 時於陰木間,略見碧瓦溝。 蒼然晚烟集,紅者楓樹頭。 竚立思轉賒,顧盼目不周。 何意城中身,而對海上州。 要須千幅盡,未可一語酬。 時已梅萼春,景邁浙水秋。 遠地得心賞,良會非宿籌。 黄柑况可餐,綠酒方出篘。 十年真契闊,再見方綢繆。 矧茲天一方,無異水上漚。 把盞不知暮,論文殊未休。 俄驚庭葉落,始覺昏鴉投。 獨憐下弦月,未掛初旬鈎。 絕景尚可揖,歸途諒匪脩。 何當鴈蕩間,相與老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