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仲彌性所知陳丈大卿韻

〔宋朝〕 張元幹

伏波晚歲思少遊,萬事過眼如雲浮。 我生不樂城市隘,受性但愜林泉幽。 稍同臭味自投合,肯與流俗相對酬。 旅懷久已乏佳趣,白日政覺多閑愁。 舂容大篇忽旁及,氣象楚澤涵新秋。 律嚴雖許强續尾,韻險豈復能畫籌。 逍遥一舸白太傅,蹴踏五字韋蘇州。 主人頻誇小鬟舞,勸客且聽吳娃謳。 從來誰數折巾郭,重到似是栽桃劉。 夢入江湖渺春水,何如此念隨輕鷗。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享太廟樂章 雍和

    崇茲享祀,誠敬兼至。 樂以感靈,禮以昭事。 粢盛咸絜,牲牷孔備。 永言孝思,庶幾不匱。

    魏徵、褚亮 唐宋诗
  • 贈湖南李思齊處士

    兩板船頭濁酒壺,七絲琴畔白髭鬚。 三春日日黃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 燕俠冰霜難狎近,楚狂鋒刃觸凡愚。 知余絕粒窺仙事,許到名山看藥鑪。

    韓偓 唐宋诗
  • 和崔司馬登稱心山寺

    郡府乘休日,王城訪道初。 覺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車。 倚閣觀無際,尋山坐太虛。 巖空迷禹跡,海靜望秦餘。 翡翠巢珠網,鵾雞間綺疏。 地靈資淨土,水若護真如。 寶樹誰攀折,禪雲自卷舒。 晴分五湖勢,煙合九夷居。 生滅紛無象,窺臨已得魚。 嘗聞寶刀贈,今日奉瓊琚。

    孫逖 唐宋诗
  • 晚景遊泛懷友詩

    龍門(丁誤作「開」)依御溝,鳳轄轉芳洲。 雲峰初辨(《御覽》作「辯」)夏,麥氣早迎秋。 山翠餘煙積,川平晚照收。 浪隨文鷁轉,渡(《御覽》作「波」)逐彩鴛浮。 風花輕未落(《御覽》作「洛」),巖泉咽不流。 一辭金谷苑,空想(丁注:「一作思」)竹林遊。 (見《初學記》卷十八,以《太平御覽》卷四一○、丁福保輯《全梁詩》卷十參校。 )(按:《初學記》收此詩,題爲「梁蕭鈞」,《御覽》則僅云「蕭鈞」,不注朝代。 丁福保輯入《全梁詩》,然作者小傳則採《南齊書》卷四五齊太祖十一子鈞傳,另注云:「按《唐書》亦有蕭鈞,蕭瑀從子也,仕至太子率更令。 」又於詩題下注:「此詩類唐人作,當爲唐蕭鈞也。 《初學記》作梁。 」其說是。 南齊之蕭鈞,於海陵初立未久即遇害,未入梁,不得稱梁人。 此其一。 齊梁之際,南北分割,南人除了出使或奔降,無緣入洛。 此詩明言龍門御溝,非南朝人所作甚明。 南齊蕭鈞自十餘歲領江州刺史,至二十二歲遇害,皆在江南,仕歷甚明,無入洛事。 此其二。 唐之蕭鈞,其曾祖蕭詧爲後梁宣帝,祖巋爲後梁明帝,父珣入隋復封梁國公,恐徐堅等即因此而誤署其爲梁人。 此其三。 唐史稱鈞「博學有才望」,屢爲舍人、學士,其集三十卷,開元《古今書錄》收入。 其身份、經歷均與詩合,徐堅亦得以採擷。 此其四。 綜以上諸證,故收入。 今人逯欽立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不收此篇,甚是。 )。

    蕭鈞 唐宋诗
  • 題應聖觀

    空中望小山,山下見餘雪。 皎皎河漢女,在茲養真骨。 登門駭天書,啓籥問仙訣。 池光搖水霧,燈色連松月。 合甎起花臺,折草成玉節。 天雞弄白羽,王母垂玄髮。 北有上年宮,一路在雲霓。 上心方嚮道,時復朝金闕。

    儲光羲 唐宋诗
  • 次韻菊坡

    露浥秋英濕曉陰,小坡新斸佇幽尋。 似欺蘭畹方披羽,聊對風巵旋屑金。 采采遶籬吟欲就,垂垂壓帽醉難任。 使君致主唐虞了,三徑無忘此日心。

    朱松 唐宋诗
  • 次韵吳教授題子應山齋

    芒鞋竹杖日隨身,所向逍遥樂任真。 强健挂冠非矯俗,榮華得路轉迷人。 愛山兀兀常心醉,與世悠悠只貌親。 最晚論交欣得子,一樽猶足慰漂淪。

    劉子翬 唐宋诗
  • 漁父詞 其七

    駭浪吞舟脫巨鱗,結繩爲網也難任。 綸乍放,餌初沉,淺釣纖鱗味更深。

    宋高宗 唐宋诗
  • 聞虜人敗于柘皋作口號十首 其三

    文武宣和盛兩班,當時都道取燕山。 三京隨手殘燒盡,今日誰迎二聖還。

    龐謙孺 唐宋诗
  • 山居二十詠 薔薇

    竹外霞爲幄,花間錦作籬。 離宮多怨女,吃吃竟亡隋。

    洪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