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莊主人何未歸,溪畔長林穿翠微。 此去功名時欲至,箇中車馬蹟全稀。 茅茨漏久蝸涎篆,籬落欹多蛛網圍。 公肯借庵容我老,爲公朝夕掃柴扉。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元幹
筠莊主人何未歸,溪畔長林穿翠微。 此去功名時欲至,箇中車馬蹟全稀。 茅茨漏久蝸涎篆,籬落欹多蛛網圍。 公肯借庵容我老,爲公朝夕掃柴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嬾更學諸餘,林中埽地居。 膩衣穿不洗,白髮短慵梳。 苦相常多淚,勞生自悟虛。 閑行人事絕,親故亦無書。
江瘴炎夏早,蒸騰信難度。 今宵好風月,獨此荒庭趣。 露葉傾暗光,流星委餘素。 但恐清夜徂,詎悲朝景暮。
積高依郡城,迥拔凌霄漢。
百年懷土望,千里倦遊情。 高低尋戍道,遠近聽泉聲。 磵葉纔分色,山花不辨名。 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猨清。
種荷玉盆裏,不及溝中水。 養雉黃金籠,見草心先喜。
巨川橫廣路,□涉吟艱危。 巧思侔神□,經途變險戲。 石梁全架□,鐵鏁竟何□。 昔有黿鼉異,今看結構奇。 □□□□補,似迫□龍移。 跨水鼇峯見,凌虛鵬翼垂。 寧勞浮柱設,詎假造舟爲。 代久堤維固,年深砌不隳。 □虹常偃蹇,雲鴈□差池。 □物三方會,傳名四海□。 □鐫起花葉,模寫躍蛟螭。 □矗平踰砥,下穹圓甚規。 □如丹洞出,窓類白巖窺。 □鶴臨華表,詞人訪古碑。 □燕□□□,郢越亘南馳。 □□無濡足,千秋長□□。 (見《文物參攷資料》一九五七年第三期俞同奎作《安濟橋補充文獻》所附詩刻拓片。 )(〖1〗按石刻詩題下原署「趙州長史崔恂」。 《新唐書》卷七十二下《宰相世系表》鄭州崔氏房有崔恂,杭州刺史清河男。 其從叔崔元綜,相武后朝,則恂當是中宗、玄宗時人。 又此詩刻後有魏州司功參軍劉義□《詶崔長史》詩一首,惜已漫漶不可得辨矣。 〖2〗俞同奎文謂此詩見趙縣安濟橋下所得石刻,同時另出一石,與詩石大小相同,後味殘文尚可辨認,錄如次:「□元八年九月□□□□□□李」於時□□□□□崔恂「任深州□史□□□還此橋過喜其壯麗命」舊詩云□志並七年春俞文考定「□元八年」應爲「經營元八年」,所出詩石爲崔恂開元七年在趙州時作,次年由深州重經此橋,序而刻石。 )。
臆前雖濶備,眼曠腹須平。 項長筋骨促,尾骨短爲精。
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 池邊釣女日相隨,妝成照影競來窺。 澄波澹澹芙蓉發,綠岸毿毿楊柳垂。 一朝物變人亦非,四面荒涼人徑稀。 意氣豪華何處在,空餘草露濕羅衣。 此地朝來餞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馬。 征馬分飛日漸斜,見此空爲人所嗟。 殷勤爲訪桃源路,予亦歸來松子家。
郡中臥病久,池上一來賒。 榆柳飄枯葉,風雨倒橫查。
六花初逐曉風繁,五袴那憂歲晚寒。 杖屨客迷村徑遠,笙歌人在小樓看。 也知近郭梅將動,只恐行春路未乾。 授簡梁園休惜醉,銀臺列燭妓圍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