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雪晴三首 其一

〔宋朝〕 王之道

雪壓千山浄,雲披萬里晴。 木冰争霽色,簷雨碎寒聲。 静映吟窗冷,輕浮茗椀清。 最宜今夜月,來借短檠明。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和聖製重陽日即事六韻

    嘉節在陽數,至歡朝野同。 恩隨千鍾洽,慶屬五稼豐。 時菊洗露華,秋池涵霽空。 金絲響仙樂,劒舃羅宗公。 天道光下濟,睿詞敷大中。 多慙撃壤曲,何以荅堯聰。

    權德輿 唐宋诗
  • 表夏十首 八

    翩翩簾外燕,戢戢巢內雛。 啖食筋力盡,毛衣成紫襦。 朝來各飛去,雄雌梁上呼。 養子將備老,惡兒那勝無。

    元稹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雷第九(京本列第二十五○三十一首) 十二

    將軍衆,驀地一聲雷。 次後幷無雷附矣,將軍兵衆必行之,舉處可先爲。

    易靜 唐宋诗
  • 載初元年沙州歌謠(幷序○題擬。以下歌)

    於昭武王,承天剪商。 誰其下武?聖母神皇。 穆斯九族,綏彼四方。 遵以禮儀,調以陰陽,三農五穀,萬[庾](庚)千箱。 載興文教,載構明堂。 八窻四闥,上圓下方。 多士濟濟,流水洋洋。 明堂文興,百工時揆。 庶人子來,●鼓不勝。 肅肅在上,無幽不察,無遠不相。 千齡所鐘,萬國攸向。 俗被仁禮,家懷孝讓。 帝德廣運,聖壽遐延。 明明在下,於昭於天。 本枝百代,福祚萬年。 惟彼洛邑,聖母營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聖母生之;浩浩海瀆,神皇平之。 福兮祐兮,在聖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聖母皇皇,撫臨四方。 東西南北,無思不服。 禿髮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聖君,受天之祐。 聖皇爲誰?神皇聖母。 於萬斯(伯二六九五卷作「斯萬」)年,受天之祐。 永淳之季,皇昇玉京。 如喪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釁,淮海波驚。 皇皇聖母,定[縱](從)服橫。 綏以大德,威以[佳](往)兵。 神謀獨運,天鑒孔明。 危邦載靜,亂俗還平。 河圖洛書,龜背龍脅。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既營大室,爰構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句含五色,吐納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薦趾,膺乾之統,得坤之經。 子來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壽,於萬斯齡。 黄山海水,蒲海沙場。 地隣蕃服,家接渾鄉。 昔年寇盜,禾麥調傷。 四人[擾擾](優優),百姓遑遑。 聖人哀念,賜以惟良。 既撫既育,或引或將。 昔靡單袴,今日重裳。 春蘭秋菊,無絕斯芳。 (見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影印敦煌寫卷《沙州[都督府]圖經》,即伯二○○五卷。 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圖經》卷第三」。 )(按:原詩題作《歌謠》,在《圖經》中自成一目。 末云:「右唐載初元年四月,風俗使于百姓問採得前件歌謠,具狀上讫。 」今據以擬題。 )。

    佚名 唐宋诗
  • 勸農六首 其一

    出郭循溪路向東,隼旟悠颺滿春風。 峰巒沐霧尚陰澹,桃李出墻能白紅。

    張嵲 唐宋诗
  • 和制帥 其三

    力求見佛上天梯,忽覩光明志意迷。 華藏神通驚變現,臺山公案好拈提。 太沖漫作三都賦,子美全無一字題。 今日諸賢賡妙句,强驅駑駕力難齊。

    王之望 唐宋诗
  • 又賦如山

    如山堂上好登臨,羅列堂前紫翠岑。 萬古烟霞供坐嘯,四時風月伴閒吟。 海鷗心性滄洲遠,野鹿精神草樹深。 却笑井蛙并轍鮒,只知缺甃與蹄涔。

    姜特立 唐宋诗
  • 宿上清宫 其一

    永夜寥寥憩上清,下聽萬壑度松聲。 星辰頓覺去人近,風雨何曾敗月明。

    陸游 唐宋诗
  • 過白沙竹枝歌六首 其二

    田畝渾無寸尺强,真成水國更山鄉。 夾江黄去堤堤粟,一望青來谷谷桑。

    楊萬里 唐宋诗
  • 江南錄

    自古嬰鱗或似狂,按誅潘佑事堪傷。 憑誰寄語徐常侍,不殺忠臣國未亡。

    曾極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