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影曈曨雨弄晴,山頭小立聽溪聲。 不驚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鳴。 氣逼衣裳秋暑薄,光揺林藪午風輕。 法身清浄元無垢,何用臨流更濯纓。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之道
雲影曈曨雨弄晴,山頭小立聽溪聲。 不驚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鳴。 氣逼衣裳秋暑薄,光揺林藪午風輕。 法身清浄元無垢,何用臨流更濯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心期紫閣山中月,身過黃堆烽上雲。 年髮已從書劒老,戎衣更逐霍將軍。
秦人江上見,握手淚沾巾。 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夫長作客,多病淺謀身。 臺閣舊親友,誰曾見苦辛。
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水湄蘭杜芳,採之將寄誰。 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 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 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子夫前入侍,飛燕復當時。 正悅掌中舞,寧哀團扇詩。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違。 幽閤禽雀噪,閑階草露滋。 流景一何速,年華不可追。 解佩安所贈,怨咽空自悲。
沉淪三惡道,負持(一作「時」,松尾良樹謂應作「特」)愚癡鬼。 荒忙身卒死,即遍(張改「追」,項校作「屬」)伺(張改作「司」)命使。 反縛棒打走,先渡奈何水。 倒拽至廳前,枷棒這(張改「遍」,郭云不誤。 )身起。 死經一七日,刑名受罪鬼。 牛頭鐵叉杈,獄(從項說補)卒(此字據《大正藏》補)把刀搨。 碓[擣](檮)磑磨身,覆生還覆(項校作「復」)死。
名利教疏便可疏,俗情時態莫踟躕。 人寰律歷千迴換,僊洞光陰數息餘。 應(《仙迹記作「頃」》)信令威曾化鶴,亦(《仙迹記》作「今」)知莊叟美(《仙迹記》作「羨」)游魚。 不緣過去行方便,那得今來(《仙迹記》、《碧虛銘》作「朝」)會碧虛。 (見《燈下閑談》卷下《代名納稅》。 又見桂林市文管局編《桂林石刻》錄桂林七星洞磨崖宋尹穡紹興五年撰《仙迹記》、《粵西金石略》卷九錄范成大《碧虛銘》錄「不緣」二句。 《全唐詩》卷八六二僅收「不緣」二句,似即出《碧虛銘》。 )(按:《燈下閑談》一書,舊題宋江洵著,實誤。 據拙考應爲五代間人著,作者姓名已佚,約生於唐末,而書成則在後唐天成以後。 )。
玉版禪師來應供,錦綳稚子敢分珍。 并包更藉桄榔屑,風味懸知定可人。
楊葉屢穿非是妙,庖刀未缺更須藏。 何人識得閒三昧,袖手急流滋味長。
晤語無人與遣愁,出門聊復弄輕舟。 山穿烟雨參差出,水赴陂塘散漫流。 隔葉雄雌鳴谷鳥,傍林子母過吳牛。 數家清絕如圖畫,炊黍何妨得小留。
文鰩游西海,夕飛向吳洲。 朱鼈生明月,淵潛未可求。 由來有變化,何能計沉浮。 君子蹈出處,誰能等隅陬。 臨水賦二者,相送無離憂。
硉矹奇峰繞復環,淼茫大水枕前灣。 望迷荆楚山川外,浮遍乾坤日夜間。 舉酒欲吞雲夢去,倚樓無復利名干。 霧船風纜經多少,老盡行人只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