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北去安豐

〔宋朝〕 王之道

問言何處是安豐,人指湖光柳影東。 欲識淮西真使者,一鞭追驥有詩翁。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讓皇帝廟樂章 迎神

    皇矣天宗,德先王季。 因心則友,克讓以位。 爰命有司,式遵前志。 神其降靈,昭饗祀事。

    李舒 唐宋诗
  • 題劉偃莊

    何事退耕滄海畔,閑看富貴白雲飛。 門前種稻三回熟,縣裏官人四考歸。

    劉商 唐宋诗
  • 東牆夜合樹去秋爲風雨所摧今年花時悵然有感

    碧荑紅縷今何在,風雨飄將去不回。 惆悵去年牆下地,今春唯有薺花開。

    白居易 唐宋诗
  • 晨起

    曉色教不睡,卷簾清氣中。 林殘數枝月,髮冷一梳風。 竝鳥含鐘語,欹荷隔霧空。 莫疑營白日,道路本無窮。

    曹松 唐宋诗
  • 冶山二十詠(幷序) 天泉池

    魚鱗息枯池,廣之使涵泳。 疏鑿得蒙泉,澄明覩明鏡。 (《淳熙三山志》卷一)(按:《淳熙三山志》云:「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指冶山〗南闢爲毬場,即山爲亭,作詩題于其壁。 」次錄其序之大略,幷云二十首的詩題是:《望京山》、《觀海亭》、《雙檜嶺》、《登山路》、《天泉池》、《翫琴臺》、《筯竹巖》、《枇杷川》、《荻蘆崗》、《桃花塢》、《芳茗原》、《山陰亭》、《含清洞》、《紅蕉坪》、《越壑橋》、《獨秀峰》、《篔簹坳》、《八角亭》、《椒盤石》、《白土谷》。 詩各一章,章六句。 今存者惟《淳熙三山志》所錄之《天泉池》四句及《望京樓》二句,後者已收入《全唐詩》卷四六六。 《淳熙三山志》另錄馮審所作記。 )。

    裴次元 唐宋诗
  • 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 其三

    五月黄塵去傳輕,褰裳幾處宿郵亭。 共知向日輸心赤,莫嘆微霜點鬢青。 每傍重霄求寶劍,欲令新木作枯屏。 流傳賸有風騷句,搖想群公若會星。

    傅察 唐宋诗
  • 早發大堰

    曉戍朧朧白,春流納納深。 生煙纔著樹,罷月稍依林。 野路趨斜岸,漁舠泊暗潯。 尚緣歸國意,差足慰離襟。

    宋祁 唐宋诗
  • 廣東水教致語口號

    水戰橫江一百舟,海山樓裏坐元侯。 偷兒已罷三年伎,猛士聊因五月秋。 不用辟兵酬令節,從今行客但安流。 將軍盡列長安第,留取樓船震海頭。

    洪适 唐宋诗
  • 以春草碧色分韻送朱師古知雒縣得色字

    二年客殊方,送君我鄉邑。 豈不念家山,對此好風月。 何以慰羈旅,眼穿離鴻翼。 寄聲賀父老,壺漿迓郊陌。 令君臺閣人,九霄帝不隔。 新書嚴入縣,驅驥就轅軛。 手持朱絲絃,欲奏南風律。 此意寧不佳,此事未易得。 姑置馴桑雉,先辦繞床物。 相顧一大笑,浮我當舉白。 長魚隨鰍鰕,枯澤未容尺。 驚雷忽破地,起視已無迹。 春湖波如天,酒作鵝兒色。 映君眉間黄,領此醉勿惜。 明朝出門看,扁舟大江側。

    李流謙 唐宋诗
  • 紅梅篇

    昨夜輕雷起風雨,芍藥紅牙竹欄土。 南庭梅花如杏花,東家殘朱塗頰䩉。 萼爲裳衣蕊爲組,枝爲高居幹爲戶。 蛺蝶未生蜂未來,赤身掩斂無金縷。 終然有子當助傅說羹,落亦不學飛燕皇后迴風舞。 此意又笑麻姑與王母,勾引何人擗麟脯。 是非方朔謾漢武,只知此桃不知語。 樹不著口數,而今言之已莫補,放我渾丹鳳皇羽。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