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鱗透網欲吞舟,一向衝波逆水流。 卻被漁翁閑引釣,隨波逐浪共悠悠。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道顔
錦鱗透網欲吞舟,一向衝波逆水流。 卻被漁翁閑引釣,隨波逐浪共悠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四海重貢獻,珠賮稱至珍。 聖朝開禮闈,所貴集嘉賓。 若生在世間,此路出常倫。 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憧憧車馬徒,爭路長安塵。 萬目視高天,昇者得苦辛。 況子當少年,丈人在咸秦。 出門見宮闕,獻賦侍朱輪。 有賢大國豐,無子一家貧。 男兒富邦家,豈爲榮其身。 煌煌文明代,俱幸生此辰。 自顧非國風,難以合聖人。 子去東堂上,我歸南澗濱。 願君勤作書,與我山中鄰。
別來老大苦修道,鍊得離心成死灰。 平生憶念消磨盡,昨夜因何入夢來。
記得去年,煙暖杏園花正發,雪飄香。 江草綠,柳絲長。 鈿車纖手卷簾望,眉學春山樣。 鳳釵低嫋翠鬟上,落梅妝。
山雨霏微宿上亭,雨中因想雨淋鈴。 貴爲天子猶魂斷,窮著荷衣好涕零。 (《輿地紀勝》一八六《隆慶府》。 《全唐詩》六六五引《天中記》只存前二句)(〖1〗《碧雞漫志》卷五收此詩全篇,爲七律,詳《全唐詩續拾》卷四五。 )。
城營(京本作「營內」)地,無故動還搖。 大戰必應於歲月(京本作「內」,幷注:「城年營月也。 」)直須移(京本作「離」)寨禍應消,不去(京本作「出」)將身招。
扶蘇秦帝子,舉代稱其賢。 百萬猶在握,可爭天下權。 束身就一劒,壯志皆棄捐。 塞下有遺跡,千齡人共傳。 疎蕪盡荒草,寂歷空寒煙。 到此盡垂淚,非我獨潸然。
底處衝寒欲放梅,柴門雪壓爲伊開。 酸風不管欹紗帽,冷豔終朝粲玉盃。 尚覺西湖三徑遠,先吹東閣五言來。 一枝入眼君須惜,莫遣高樓怨笛催。
雞唱度纔三,羸僮井臼探。 缺瓶分曉月,古竈湧晴嵐。 口腹真吾累,庖厨頼爾堪。 支離不耕者,對案敢無慙。
山中有至樂,靜者得其意。 所以入山人,同來不同味。
碧泓白石偃樛枝,愛水嫌風老更低。 潭影中間龍影卧,一山好處沒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