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溜落巖冰柱碎,迸珠跳沫似飛埃。 西風更與遊人便,時送輕塵灑面来。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嵲
瀑溜落巖冰柱碎,迸珠跳沫似飛埃。 西風更與遊人便,時送輕塵灑面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臺閣參差倚太陽,年年花發滿山香。 重門堪鎖青春晚,深院垂簾白晝長。 草色芊綿侵御路,泉聲嗚咽繞宮牆。 先皇一去無迴駕,紅粉雲鬟空斷腸。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尋僧竹裏行。 半壁樓臺秋月過,一川煙水夕陽平。 苔封石室雲含潤,露滴松枝鶴有聲。 木葉蕭蕭動歸思,西風畫角漢東城。
酒醒欲得適閑情,騎馬那勝策杖行。 天暖天寒三月暮,溪南溪北兩村名。 沙澄淺水魚知釣,花落平田鶴見耕。 望斷長安故交遠,來書未說九河清。
閉眼即開門,人間事倦聞。 如何迎好客,不似看閑雲。 少欲資三要,多言讓十分。 疎慵本吾性,任笑早離羣。
自道風流不可攀,却堪蹙額更頹顏。 眼睛深却湘江水,鼻孔高於華岳山。 舞態固難居掌上,歌聲應不繞梁間。 孟陽死後欲千載,猶在佳人覓往還。
避暑長巖東,蕭條趣不窮。 密藤成斗帳,疎樹即簷櫳。 槿花礙前浦,荷香欄上風。 寄言覆苔客,無事菓園中。 。
碧幢紅苑合洪鈞,桂樹林前信有春。 莫戀花時好風景,磻溪不是釣魚人。 (見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桂林石刻》每一冊《唐張濬劉崇龜杜鵑花唱和詩》)(按:張、劉二人詩刻摩崖在龍隱洞,高一尺五寸,寬二尺四寸,真書徑八分。 劉詩下署銜曰:「前嶺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右僕射劉崇龜上。 」末題記一行云:「乾寧元年三月廿七日將仕郎前守監察御史張巖書。 」劉詩已收入《全唐詩》卷七一五,題僅作《寄桂帥》,有五字誤,今重錄之。 )。
羅敷昔時秦氏女,千載無人空處所。 昔時流水至今流,萬事皆逐東流去。 此水東流無盡期,水聲還似舊來時。 岸花仍自羞紅臉,隄柳猶能學翠眉。 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羅敷養蠶空耳聞,使君五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鯉魚幸無數,願君別後垂尺素。
牛羊茁處綠駢羅,幾載鴟夷得趣多。 麈尾談清争嚼麝,筆頭草小換籠鵝。 杯行自鄙紅裙飲,詠罷人傳白雪歌。 採摘溪山憑句法,倚風拾得只長哦。
雲夢胸中吞八九,了無官事苦相關。 廟堂曾引五星縷,巖壑今疏八節灘。 鳥織白雲機杼闊,溪喧蒼石杵碪寒。 東山難戀山中相,梅子枝頭正著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