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尋梅漢水傍,故乘微霰渡澄江。 如今飄泊閩山側,擁褐安禪聽打窗。
无
其他无
〔宋朝〕 張嵲
憶昔尋梅漢水傍,故乘微霰渡澄江。 如今飄泊閩山側,擁褐安禪聽打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歸客自南楚,悵然思北林。 蕭條秋風暮,廻首江淮深。 留君終日歡,或爲梁父吟。 時輩想鵬舉,他人嗟陸沈。 載酒登平臺,贈君千里心。 浮雲暗長路,落日有歸禽。 離別未足悲,辛勤當自任。 吾知十年後,季子多黃金。
吐谷渾盛彊,背西海以夸。 歲侵擾我疆,退匿險且遐。 帝謂神武師。 往征靖皇家。 烈烈斾其旗,熊虎雜龍蛇。 王旅千萬人,銜枚默無譁。 束刃踰山徼,張翼縱漠沙。 一舉刈羶腥,尸骸積如麻。 除惡務本根,況敢遺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窮天涯。 係虜來王都,犒樂窮休嘉。 登高望還師,竟野如春華。 行者靡不歸,親戚勸要遮。 凱旋獻清廟,萬國思無邪。
煙渚南鴻呼曉羣,章華宮娥怨行雲。 十二巫峯仰天祿,金車何處邀雲宿。 小腰婑墮三千人,宮衣水碧顏青春。 豈無一人似神女,忍使黛蛾常不伸。 黛蛾不伸猶自可,春朝諸處門常鏁。
出山不愧草堂靈,亂後看山山更青。 餘燼豈容遺大厦,躡雲端爲護危亭。 參差春燕依華浦,斷續霜猿繞翠屏。 物色趣君歸早晚,已看蘭玉照階庭。
暫向雲齋借榻眠,窗風一線晚秋天。 淋浪樽酒狂摛句,點閃檠燈伴論禪。 盤角竹聲時淅瀝,簾旌桂影弄嬋娟。 話窮依約方成夢,驀聽疏鐘到枕前。
往在伊川學,他時洙泗傳。 從來有高第,未覺喪前賢。 繆列三千士,於今二十年。 山頹與梁壞,淚盡會稽前。
紹興建元二十二,良月壬午時丁未。 王家辭弟游帝都,出門滿眼思親淚。 鶺鴒送我過原隰,朋友携尊宿蕭寺。 朝離黄塘惜分別,莫宿青山嗟獨自。 初心滿擬游雁山,行止非人輒乖異。 黄巖留連越三宿,故舊過從日沈醉。 鄭生伴我千里行,近世人無此風義。 皇華亭上一回首,陡覺眉頭起鄉思。 西江十里浮橋邊,把酒登樓吟擁鼻。 山行初逢建子月,入眼梅花已春意。 前觀三渡覺非舊,下視兩灘真可畏。 渡頭仙人還笑我,髭鬚如棘猶名利。 欲入天台觀石橋,行來匆匆未能遂。 途中邂逅張老丞,十五年前樂清尉。 自嗟吾非沈謝輩,面目從來苦難記。 飛泉枕上夢成魔,達旦思家何曾睡。 細雨濛濛入關嶺,旅邸重尋舊題字。 雨脚微收過天姥,洗出峯巒疊蒼翠。 劉阮祠荒土猶赤,溪山真是神仙地。 道旁石現小金仙,傳舍荒凉誰廢置。 柘溪竹染兒女痕,石嶺松含棟梁器。 路入南明觀石佛,樓閣岧嶤更深邃。 八年行役兩來游,巖上題詩記前事。 乘興剡溪尋故人,久別相逢雜悲喜。 義風吹水送行舟,越國江山滿瞻視。 十四歲娥孝且烈,三百里湖明更媚。 千巖競秀壑爭流,終日貪看趣遥寄。 西興渡口聲如雷,銀浪崔嵬魄驚悸。 江神爲我風色平,天闕煌煌瞻象魏。 賢關訪舊話酸辛,更食虀鹽舊滋味。 學官欲以職事留,自媿非才力辭避。 觀臺雲物端可書,宮線初長日南至。 龍山僦舍觀大禮,儀仗森然典文備。 人臣貴盛古今無,秦公父子俱爲使。 景靈告謝樂聲回,鵷鷺花枝侈君賜。 西游連日覩天顔,和氣氤氳散憔悴。 歲云莫矣却歸來,捉筆書爲于役志。
歸老何妨駕鹿車,平生風雪慣騎驢。 鬢毛白盡猶耽酒,目力衰來轉愛書。 止足極知于道近,癡頑更喜與人疏。 著身莫怪無閑處,地肺天台儘有餘。
梅出稽山世少雙,情知風味勝他楊。 玉肌半醉紅生粟,墨暈微深染紫裳。 火齊堆盤珠徑寸,醴泉繞齒柘爲漿。 故人解寄吾家果,未變蓬萊閣下香。
慚愧先生有古風,歲寒庭戶不言功。 葉間朱實仍風味,老去清陰轉鬰葱。 收拾雨聲歸杵臼,放教秋意擅梧桐。 年來負爾人無數,異世同心只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