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百尺絕花塵,一望霜林暮色勻。 嘯傲自然能遠俗,步趨何必不人。 參軍帽落嘲誰解,□□□殘草作茵。 卻羨東籬陶處士,菊花猶插碧紗巾。
无
其他无
〔宋朝〕 顧禧
浮屠百尺絕花塵,一望霜林暮色勻。 嘯傲自然能遠俗,步趨何必不人。 參軍帽落嘲誰解,□□□殘草作茵。 卻羨東籬陶處士,菊花猶插碧紗巾。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嚴警當寒夜,前軍落大星。 壯夫思感決,哀詔惜精靈。 王者今無戰,書生已勒銘。 封侯意疎闊,編簡爲誰青。
睢陽陷虜日,外絕救兵來。 世亂忠臣死,時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徧,故壘野花開。 欲爲將軍哭,東流水不迴。
上林新柳變,小苑暮天晴。 始望和煙密,遙憐拂水輕。 色承陽氣暖,陰帶御溝清。 不厭隨風弱,仍宜向日明。 垂絲遍閣榭,飛絮觸簾旌。 漸到依依處,思聞出谷鸎。
枯桂衰蘭一遍春,唯將道德定君臣。 施行聖澤山川潤,圖畫天文彩色新。 開閣覆看祥瑞曆,封名直進薜蘿人。 應憐老病無知己,自別溪中滿鬢塵。
滿眼文書堆案邊,眼昏偷得暫時眠。 子規驚覺燈又滅,一道月光橫枕前。
朝客朝回回望好,盡紆朱紫佩金銀。 此時獨與君爲伴,馬上青袍唯兩人。
賞春惟逐勝,大宅可曾歸。 不樂還逃席,多狂慣衩衣。 歌人踏日起,語燕卷簾飛。 婦好唯相妬,倡樓不醉稀。
唐城接軫赴秦川,憂合懽離驟十年。 龍頷摘珠同泳海,鳳銜輝翰別升天。 八行真跡雖收拾,四戶高扃奈隔懸。 能使丘門終始雪,莫教華髮獨潸然。
三十六宮秋夜永,露華點滴高梧。 丁丁玉漏咽銅壺,明月上金鋪。 紅線毯,博山爐,香風暗觸流蘇。 羊車一去長青蕪,鏡塵鸞綵孤。
(按此第一首亦見《永樂大典》卷二二七一、七模、湖字臨平湖條〖二函二十冊〗。 又清初沈謙《臨平記》卷四亦載之。 題曰《過臨平湖》,即將兩書異字校注於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