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僧行腳

〔宋朝〕 釋慧空

趙州送人曾有語,有佛無佛俱莫住。 若是金毛師子兒,他家自有通霄路。 因記雪峰行腳時,九上洞山三投子。 被風墮笠渠不收,蓋天蓋地從此始。 兩翁從此跡已陳,後世事之如事生。 道人即是後來秀,千里脩途宜力行。 勿賢前輩輒自已,當與兩翁爭重輕。 我如老馬雖伏櫪,喜見此行猶更鳴。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五郊樂章 黑帝羽音 舒和

    執籥持羽初終曲,朱干玉鏚始分行。 七德九功咸已暢,明靈降福具穰穰。

    魏徵 唐宋诗
  • 遭風二十韻

    洞庭瀰漫接天廻,一點君山似措杯。 暝色已籠秋竹樹,夕陽猶帶舊樓臺。 湘南賈伴乘風信,夏口篙工厄泝洄。 後侶逢灘方拽𥮘,前宗到浦已眠桅。 俄驚四面雲屏合,坐見千峰雪浪堆。 罔象睢盱頻逞怪,石尤翻動忽成災。 勝凌豈但河宮溢,坱軋渾憂地軸摧。 疑是陰兵致昏黑,果聞靈鼓借喧豗。 龍歸窟穴深潭漩,蜃作波濤古岸隤。 水客暗遊燒野火,楓人夜長吼春雷。 浸淫沙市兒童亂,汩沒汀洲雁鶩哀。 自歎生涯看轉燭,更悲商旅哭沈財。 檣烏斗折頭倉掉,水狗斜傾尾纜開。 在昔詎慙橫海志,此時甘乏濟川才。 歷陽舊事曾爲鼈,鮌穴相傳有化能。 閉目唯愁滿空電,冥心真類不然灰。 那知否極休徵至,漸覺宵分曙氣催。 怪族潛收湖黯湛,幽妖盡走日崔嵬。 紫衣將校臨船問,白馬君侯傍柳來。 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樽罍。

    元稹 唐宋诗
  • 迴鑾

    妖星沈雨露,和氣滿京關。 上將忠勳立,明君法駕還。 順風調雅樂,夾道序羣班。 香泛傳宣裏,塵清指顧間。 樓臺新紫氣,雲物舊黃山。 曉渭行朝肅,秋郊曠望閑。 廟靈安國步,日角動天顏。 浩浩昇平曲,流歌徹百蠻。

    鄭谷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氣第四(京本作「占氣第二十三」○三十一首) 七

    猛將氣,龍虎兩(京本作「氣」)兩連。 掛翳蔽天兼掠地,蔓瓜蓋路(京本作「地」)覆平川,堅守莫爭先。

    易靜 唐宋诗
  • 菊榮一篇五章 四

    采采者菊,于賓之館。 既低其枝,又弱其幹。 有斐君子,是焉披翫。 良辰旨酒,宴飲無算。 愴其仳別,終然永歎。

    蕭穎士 唐宋诗
  • 過浯溪觀中興磨崖因成一絕

    元顔文字照浯溪,神物於今長護持。 崖邊尚有堪磨處,留刻中興第二碑。

    李若虛 唐宋诗
  • 春圃六言三首 其三

    小凍猶殘柳雪,新□□□□□。 □□□□□□,□酒時須一中。

    劉子翬 唐宋诗
  • 寄題陳良臣頤軒四首 其二

    啼鵑底用流血,渴水猶貪飲河。 勿謂山雷象淺,人生口禍常多。

    劉子翬 唐宋诗
  • 寄楊次雲岸長老

    高僧良士總貪閒,雖我同庚不往還。 詩罷誰知勤治圃,齋餘無事只潛山。 亦聞相約來傾蓋,久待如何未叩關。 湖上藕花今正發,不妨共戲水雲間。

    吳芾 唐宋诗
  • 題吳江三高堂 范蠡

    霸越亡吳未害仁,不妨報國併酬身。 風雲長頸無遺恨,雪月扁舟更絕塵。 還了君王採香徑,須饒老子苧羅人。 鴟夷若是真高士,張陸何堪作近鄰。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