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二祖真贊

〔宋朝〕 釋慧空

缺齒老胡不敢說,一夜謾天三尺雪。 神光初只立齊腰,大地到今寒徹骨。 寒徹骨,金剛扶起泥人佛。 樵歌漁唱樂昇平,靈芝瑞草年年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歸田

    陶君三十七,挂綬出都門。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邨。 冬修方丈室,春種桔橰園。 千萬人間事,從茲不復言。

    元稹 唐宋诗
  • 春晚侍宴麗正殿探得開字

    聖政惟稽古,賓門引上才。 坊因購書立,殿爲集賢開。 髦彥星辰下,仙章日月回。 字如龍負出,韻是鳳銜來。 庭柳餘春駐,宮鶯早夏催。 喜承芸閣宴,幸奉柏梁杯。

    張說 唐宋诗
  • 寄落星史虛白處士

    白雲峰下古溪頭,曾與提壺爛熳遊。 登閣共看彭蠡水,圍爐相憶杜陵秋。 棊玄不厭通高品,句妙多容隔歲酬。 別後相思時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伍喬 唐宋诗
  • 送裴參軍還下邳舊居

    北望煙鋪驃騎營,虜烽無火楚天晴。 此時千里西歸客,泗上春風得及耕。

    皎然 唐宋诗
  • 詩送玄靜先生赴金壇(題擬)

    紫府煙霞士,玄宗道德師。 心將萬籟合,志與九仙期。 絕俗遺塵境,同人喜濟時。 訪經遊玉洞,敷教入瑤墀。 茅嶺追餘跡,金壇赴遠思。 陰宮春舊記,陽觀飭新祠。 緬想埋雙璧,長懷採五芝。 真靈若可遇,鸞鶴佇來茲。 (詳後。 此首又見《嘉定鎮江志》卷二十)(按:《茅山志》卷二收玄宗賜李玄靜先生勑書二十四通,此詩見第三道勑內。 此勑書全文錄如次:「勑。 廣陵李鍊師,上清品人也。 抗志雲霞,和光代俗。 爲予修福靈跡,將赴金壇,故賦詩寵行,以美其志。 〖詩略〗尊師抱一守中,探微昭遠,能回貞潔,發揮道門。 遂與太和先生啓是仙宗,起予虔奉,崇飭靈跡,廣求真經。 則詩以寵行,物將厚意,永慰歧路,以彰禮賢也。 所謝知。 」又按,據同書同卷所附玄靜先生等表奏,知此詩爲天寶六載九月二十五日作,由高力士宣賜。 )。

    玄宗皇帝李隆基 唐宋诗
  • 觀燈玉臺體十首 其五

    帝京風景不曾秋,萬戶千門夜更遊。 玓瓅銀鞍連繡轂,晶熒珠網掛瓊鈎。

    徐鉉 唐宋诗
  • 題企疏堂

    出處當師漢大夫,立朝常擬賦歸歟。 賜金端爲供行樂,燕客猶疑是送車。 欲識吳門重解組,要符潭府向移書。 聞知剩有閑風月,宅相須留待小疏。

    張元幹 唐宋诗
  • 送徐次公罷歷陽任歸三衢

    聞說家書賦鶺鴒,歸歟難弟見難兄。 接聯本作二年調,解印俄成千里行。 故國一犁春雨足,長江三板暮潮平。 爛柯况是神仙宅,招隠詩成好寄聲。

    王之道 唐宋诗
  • 題苦竹寺海棠洞三首 其一

    翠袖朱脣一笑開,依風無力競相隈。 陽城豈是僧家物,端恐齊奴步障來。

    王之道 唐宋诗
  • 四不忍 其四

    漁陽疊鼓風沙戰,潑水淋漓舞胡旋。 此時太息念鑾輿,玉體能勝寂寞無。 六宮遭亂多奔迸,不復梨園歌舞盛。 著鞭儻未蹂龍庭,我瑟雖調何忍聽。

    劉子翬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