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籍丹丘號散人,何時香火共朝真。 只應經世平生意,未合歸愚便問津。
无
其他无
〔宋朝〕 朱松
名籍丹丘號散人,何時香火共朝真。 只應經世平生意,未合歸愚便問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東閣一何靜,鶯聲落日愁。 夔龍暫爲別,昏旦思兼秋。 蕙草出籬外,花枝寄竹幽。 上方傳雅頌,七夕讓風流。
白芷汀寒立鷺[鷥],蘋風輕翦浪花時。 煙冪冪,日遲遲,香引芙蓉惹釣絲。
巫山與天近,煙景長青熒。 此中楚王夢,夢得神女靈。 神女去已久,雲雨空冥冥。 唯有巴猿嘯,哀音不可聽。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江南餘載》下)(〖1〗《歲時廣記》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聯》引《漫叟詩話》:「南唐金輪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翫月,得詩一聯云:『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 』竟思下聯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聯云:『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 時有善聽聲聞之:『此鐘發聲通暢,若非詩人得句,即是禪僧悟道。 』驗之果然。 好事者有詩云:『爲思銀漢中秋月,誤擊金輪半夜鐘。 』」〖2〗《全唐詩》八五一、《全五代詩》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詩》,前二句作「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全五代詩》引《江南野錄》:「李昪受禪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鐘,一城皆驚,召將斬之,云夜來偶得月詩,乃云云。 李昪喜而釋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則。 今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詩話》作「南唐僧謙明」詩,知明光之名爲南宋時之別傳,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則移附於此。 另《釣磯立談》謂作詩者爲「頭陀范忠嵩」。 《江鄰幾雜識》作「南唐一詩僧」,當即爲《全唐詩》所本。 )。
酒泉太守能劒舞,高堂置酒夜擊鼓。 胡笳一曲斷人腸,座上相看淚如雨。
當年傾蓋便情親,老去那知更賤貧。 松竹故園秋未老,溪山南國雨能新。 可憐作客身如夢,尚喜傳家筆有神。 咫尺重陽歸務速,吹花落帽要吾人。
宦路侵尋已倦遊,功名何敢望前修。 謬紆州組三宜去,回視儒冠一忍羞。 疇昔嘗窺循吏傳,只今誰是富民侯。 夜來好雨催歸棹,春水茫茫漲鴨頭。
寒繒配新編,得公章貢信。 日日望公歸,枯株借餘潤。 公今向何所,寂寞返鄉郡。 風江困沿洄,雨嶺倦登頓。 豨膏運方穿,自古同此恨。 吾儕互驚惋,公意誰喜慍。 新醅醇易醉,晚稻香可飯。 已無越吟悲,那有楚騷怨。 平生白鷗盟,天與諧夙願。 玉音久不嗣,故歲行欲盡。 空齋撥殘灰,哀鴻有餘韻。 繫書元浪語,安否倩誰問。 寒燭識此懷,詩成泣餘寸。
妙絕天龍八部圖,細看真不失錙銖。 聲名自足高千古,題品尤難遇二蘇。 旌旆冕旒猶可想,鬼神人物亦何殊。 君看坐位蘭亭草,費盡工夫學得無。
憐我山中卧,半年相伴吟。 道傳諸子後,易得數爻深。 爨或經旬絕,書猶盡日尋。 惜哉未終業,親老忽分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