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山有箇竹篦,直下別無道理。 佛殿厨庫三門,穿過衲僧眼耳。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坦
徑山有箇竹篦,直下別無道理。 佛殿厨庫三門,穿過衲僧眼耳。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欲向幽偏適,還從絕地移。 秦官鼎食貴,堯世土階卑。 戟戶槐陰滿,書窗竹葉垂。 才分午夜漏,遙隔萬年枝。 北闕深恩在,東林遠夢知。 日斜門掩暎,山遠樹參差。 論道齊鴛翼,題詩憶鳳池。 從公亦何幸,長與珮聲隨。
南陌傷心別,東風滿把春。 莫欺楊柳弱,勸酒勝於人。
名利既兩忘,形體方自遂。 臥掩羅雀門,無人驚我睡。 睡足斗擻衣,閑步中庭地。 食飽摩挲腹,心頭無一事。 除却玄晏翁,何人知此味。
登彼太行,翠遶羊腸。 杳靄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於時,聲之於羌。 似往已迴,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鵬風翱翔。 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兩兩珍禽渺渺溪,翠衿紅掌淨無泥。 向陽眠處莎成毯,蹋水飛時浪作梯。 依倚雕梁輕社燕,抑揚金距笑晨雞。 勸君細認漁翁意,莫遣絚羅誤穩棲。
故人無與晤,安步陟山椒。 野靜連雲卷,川明斷霧銷。 靈巖聞曉籟,洞浦漲秋潮。 三江歸望斷,千里故鄉遙。 勞歌徒自奏,客魂誰爲招。
般若神(《燈錄》作「靈」)珠妙難測,法性海中親認得。 隱現時游五藴山(《燈錄》作「隱顯常游五藴中」),內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無狀非大小,晝夜圓明悉能照。 (《燈錄》作「此珠非大亦非小,晝夜光明皆悉照」。 )用時無處復無蹤(《燈錄》作「覓時無物又無蹤」),行住(《燈錄》作「起坐」)相隨常了了。 先聖相傳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 智者號明不離珠,迷人將珠不識走。 (以上四句,《傳燈錄》作「黃帝曾遊于赤水,爭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吾師權指喻摩尼,採人無數入(《燈錄》作「溺」)春池。 爭拈瓦礫將爲寶,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遠(《燈錄》作「森羅萬象光中現」),體用如如轉無轉。 萬機珠對(《燈錄》作「消遣」)寸心中,一切時中巧方便。 皇帝曾遊於赤水,視聽爭求都不遂。 罔像無心却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僞。 非自心,非因緣,妙中之妙玄中玄。 森羅萬像光中現,尋之不見有根源。 (《燈錄》無以上九句)燒六賊(《宗鏡錄》卷七六「賊」下有「兮」字),爍四(《燈錄》作「衆」)魔,能摧我山(《宗鏡錄》作「摧我山兮」)竭愛(《燈錄》作「我」)河。 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裏幾(《宗鏡錄》作「枉」,《燈錄》作「下任」)蹉{趷右下爲也}。 亦非性,亦非心(《燈錄》二「非」字皆作「名」),非性非心超古今。 體絕名言名不得(《燈錄》作「全體明時明不得」),權時題作《弄珠吟》。 (以上皆見影印日本花園大學圖書館藏高麗覆刻本南唐招慶寺靜筠二僧著《祖堂集》卷四)。
牕影搖羣木,牆陰載一峰。 野爐風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學翻知誤,爲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見,月出但聞鐘。
巽嶺直下梅家店,福祿難過丑年春。
駕言寫我憂,一覽無邊春。 先生方閉戶,不可得而親。 寧逐兒女戲,要觀物化新。 不見舞雩下,冠者五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