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同余汝霖遊西湖觀天竺觀音永懷林和靖三絕 其二

〔宋朝〕 胡寅

岩前晴日蔭樹,林下微風采蘭。 臨水更無塵想,望雲時有遐觀。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觀于舍人壁畫山水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見此山謂山曉。 半壁仍棲嶺上雲,開簾欲放湖中鳥。 獨坐長松是阿誰,再三招手起來遲。 于公大笑向予說,小弟丹青能爾爲。

    王季友 唐宋诗
  • 春日山中憶崔峒吉中孚

    延步愛清晨,空山日照春。 蜜房那有主,石室自無鄰。 泉急魚依藻,花繁鳥近人。 誰言失徒侶,唯與老相親。

    盧綸 唐宋诗
  • 唐昌觀看花

    新紅舊紫不相宜,看覺從前兩月遲。 更向同來詩客道,明年到此莫過時。

    張籍 唐宋诗
  • 春日飡霞閣

    灑水初晴物候新,飡霞閣上最宜春。 山花四面風吹入,爲我鋪牀作錦茵。

    施肩吾 唐宋诗
  • 修史亭三首 三

    烏紗巾上是青天,檢束酬知四十年。 誰料平生臂鷹手,挑燈自送佛前錢。

    司空圖 唐宋诗
  • 送人征蠻

    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劒,不獨定諸蠻。 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 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貫休 唐宋诗
  • 北邙篇([一]伯二六七三斯二○四九伯二五四四)

    南橋昏曉人萬萬[二],北邙新故塚千千。 自爲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爲」,蔣、項皆云通「謂」字。 )不知虛魄尋[三]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 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台(苔)[四]有歲年。 地久□松摧爲薪,(項云闕字應是「青」字。 )天長[五]白骨化爲塵。 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黃居」,蔣云當作「黃泉」。 )漢家城廓(郭)[六]帝王州[七],晉國衣棺(冠)車馬流。 金國(谷)清(青)春珠騎(綺)舞,同(銅)堦碧樹玉人遊,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逈弄仙舟。 始憶斷歌催一代,(「斷歌」,項云當作「短歌」。 )娥(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 墨池沙枯通草萬(蔓)[八],粧樓凡(瓦)[九]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崩(路)[一○]臺鶴胃若弦聲。 (「篋」,項云當作「{𥫗/巫/八}」,同「策」,謂簡書。 「重書」,項云當作「蟲書」。 「宜」,項云當作「疑」,與「若」「同義對舉」。 )不信草經延墓(暮)[一一]齒,(「草經」,項疑當作「丹」,「丹經」與「青史」爲對。 )惟求清(青)史列虛銘(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斯(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髪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牎開,鏡花搖兮山樹逈。 (「迥」,蔣、項皆云當作「迴」。 )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飛(霏)[一二]微舞遶來。 (「雨蓋」,蔣項皆云當作「羽蓋」。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久泉臺。 (「如何」,項云當乙作「何如」。 「久」,項云當作「九」,「九泉」與「三山」爲對。 )([一]敦煌所出凡三寫本:甲本伯二六七三,乙本斯二○四九,丙本伯二五四四。 丙卷書法極惡劣。 [二]乙丙兩卷並作「暮暮」。 [三]「尋」乙丙兩卷並作「若」。 [四]王云:「『台』應作『苔』,杜甫詩:古人白骨生青苔。 」[五]「白骨」至「天長」十六字,乙丙兩卷並缺。 [六]郭及下「冠」字並依王仲聞先生校。 [七]「州」乙丙兩卷並作「世」。 [八][九][一一][一二]並依劉校。 [一○]「崩」乙丙兩卷並作「路」。 劉云:「當作『露』。 」)。

    劉希移 唐宋诗
  • 留題雲門(一作「秦望山」)

    絕頂高峯(一作「山」)路不分。 嵐烟(一作「烟嵐」)長鎖綠苔紋。 彌猴推落臨(一作「懸」)崖石。 打破(一作「落」)下方遮日雲。 (《萬首唐人絕句》十一、《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一○五《秦望山部》)(北宋孔延之編《會稽掇獻總集》卷六已收此詩。 )。

    蕭翼 唐宋诗
  • 鹿苑禪寺

    晉遠風流八百年,虎溪無復社中賢。 愛斯吐月吞風屋,有此開花結子蓮。 直使淵明通耿介,亦教靈運費攀援。 知師戒潔方投社,欲對松窗設榻眠。

    范潔 唐宋诗
  • 夔路十賢 諸葛武侯

    卧龍起南陽,不爲鼎一足。 託名蜀丞相,相漢非相蜀。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