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羽部徹清歌,瑤臺肅穆笙磬羅。 諧音遍響合明意,萬類昭融靈應多。
无
其他无
〔唐朝〕 不詳
金枝羽部徹清歌,瑤臺肅穆笙磬羅。 諧音遍響合明意,萬類昭融靈應多。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須菩提,貌古奇,說空法,法不離。 信不及,又懷疑。 信得及,復何之。 倚笻杖,視東西。
斗宮分局敞星闈,伯仲登賢士論歸。 奕世弓裘方善續,先春跗萼更相依。 孤鴻暫作雲衢騁,三鳳行看帝閣飛。 戚苑好書餘慶事,一門仙橐映朝衣。
結芻續體祭中丞,鬼質何爲苦見嗔。 千五百年如烈日,二十四州惟一人。 朝衣視坎趨前死,羽服行山即此身。 頼有區區張孝舉,直言驚倒漢廷臣。
炎炎畏日愛濃陰,穆穆清風愛好音。 不獨愛松兼愛竹,此君亦有歲寒心。
閶闔西風高,振錫吳門去。 三江碧浸天,惟持一杯渡。 敗葉梧桐秋,雲中永嘉樹。 借問何言歸,親齒桑榆暮。 再懷生育仁,聊爲馨潔具。 聆師金石詞,鄭重加欽慕。 陸梁原上獸,羣居先識母。 嗷嗷林中烏,歛翼受子哺。 云何蚩蚩輩,勝衣復能語。 口腹徒自豐,骨肉如行路。 師本談空人,浮雲無去住。 未出輪回身,歸心應有悟。 臨岐索贈言,愧乏雕章句。 願達採詩官,當令不孝懼。
曀寒流覆絕壁,君纔得想像間。 輸我一庵漁浦,雪中真看江山。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苟。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發言必體國,平正無矯揉。 藜藿爲不採,風采照宇宙。 出入有本末,眼見凡三就。 來不爲苟合,薦召乃結綬。 去亦不好高,三宿徐出晝。 天官豈不貴,陳義堅素守。 贛川嘗報政,復來守鄞鄮。 不求赫赫名,實出龔黄右。 情僞千萬端,到眼輒空透。 撫民過嬰兒,閭里息爭鬭。 姦胥及强梗,時用霹靂手。 人誦南山判,情通理亦究。 六邑俱帖靜,稱贊不容口。 律身至嚴冷,無能掣吾肘。 吏事精且勤,呼燭侵夜漏。 公退入家塾,諸孫後來秀。 吏卒不識面,洛誦出窗牖。 幾年南塘路,來往困僵仆。 一朝平似掌,行歌紛老幼。 公心信如水,古井波不皺。 榮觀處超然,軒冕亦何有。 翩翩欲賦歸,排雲屢騰奏。 廟論終不許,斯民方借寇。 上心重閔勞,祠官向廬阜。 闔境極攀戀,人人懷杜母。 君看卧轍人,誰能使奔走。 挽須不得留,百拜願公壽。 老我幸同朝,傾蓋已如舊。 聯事東西省,交情久益厚。 我歸公亦來,門戶託雲覆。 黄堂間參語,惟我甥與舅。 揚旌鳴鼓吹,賁此蓬蓽陋。 清談不及私,翁歸况不受。 義命孰不知,踐履或差繆。 惟公見善明,力行真耐久。 有時相與言,心同蘭其臭。 摻袪寧忍別,追送列觴豆。 公雖不好飲,勉爲引醇酎。 公去我亦隠,菽水翻綵袖。 花溪渺何許,望望幾雙堠。 千里共月明,懷人重搔首。 惟應折梅花,臨風爲三嗅。
好去三摩地,相逢兩會家。 禪心究實際,慧眼絕空花。 聞在東林日,常烹北苑茶。 願將甘露味,餘潤濟河沙。
君思家世質,云此閨閭華。 我知財貨裏,自出人驕奢。 先翁非勤儉,安能美生涯。 兒郎不鼓舞,造化無萌芽。 從今君已悟,拈骰入諠譁。 結棚粧俚戲,達旦聽淫哇。
一息萬里馳,白日天無光。 歸來固吾圉,宇泰生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