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剡溪曲,萬壑千山看不足。 却笑當年訪戴人,雪夜扁舟去何速。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銍
我家住在剡溪曲,萬壑千山看不足。 却笑當年訪戴人,雪夜扁舟去何速。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溫渚停仙蹕,豐郊駐曉旌。 路曲迴輸影,巖虛傳漏聲。 暖溜驚湍駛,寒空碧霧輕。 林黃疎葉下,野白曙霜明。 眺聽良無已,煙霞斷續生。
旬休屏戎事,涼雨北窗眠。 江城一夜雨,萬里繞山川。 草木散幽氣,池塘鳴早蟬。 妍芳落春後,旅思生秋前。 紅槿粲庭豔,綠蒲繁渚煙。 行歌獨謠酌,坐發朱絲弦。 哀玉不可扣,華燭徒湛然。 聞君樂林臥,郡閣曠周旋。 酬對龍象侶,灌注清泠泉。 如何無礙智,猶苦病纏牽。
東風朝日破輕嵐,仙棹初移酒未酣。 玉笛閑吹折楊柳,春風無事傍魚潭。
朝鶯雪裏新,雪樹眼前春。 帶澀先迎氣,侵寒已報人。 共矜初聽早,誰貴後聞頻。 暫囀那成曲,孤鳴豈及辰。 風霜徒自保,桃李詎相親。 寄謝幽棲友,辛勤不爲身。
日日閑車馬,誰來訪此身。 一門兼鶴靜,四院與僧鄰。 雨室牆穿溜,風窗筆染塵。 空餘氣長在,天子用平人。
淬礪秋水清,攜持遠山曙。 丁丁在前澗,杳杳無尋處。 巢傾鳥猶在,樹盡猨方去。 授鉞者何人,吾今易其慮。
祇應天上路,不爲下方開。 道既學不得,仙從何處來。 (〖1〗按此詩見宋鄭文寶撰《江南餘載》卷下,《知不足齋叢書》本。 《全唐詩》卷七百五十七收許堅詩五首,又卷八百六十一仙卷亦收五首幷句,其中兩句曰「道既學不得,仙從何處來」。 即此詩之後兩句,蓋《全唐詩》缺其前半。 〖2〗《江南餘載》:許堅往來句曲廬阜之間,草裝布囊,或臥於野,或和衣浴澗中,蕭然不接人事,獨笑獨吟而已〖餘畧〗。 )。
唐室王子後,黄冠事隠淪。 餐霞不滿腹,披雲不蔽身。 八十不能死,縊以頭上巾。 始慕老莊術,終厭道德貧。 營營求長生,反困甑中塵。
公家忠獻公,勳名照穹壤。 南軒傳聖學,後進斗山仰。 尚書天分高,百間真朗朗。 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養。 小出輒驚世,發譽自英簜。 兩朝倚才刃,三接承睿奬。 堂堂尹京手,風采漢張敞。 九街寢桴鼓,終朝清訟缿。 汙流化清溝,閙市鋤巨駔。 鈴齋晝無人,士友厚吾黨。 政成化自行,談笑揮浩穰。 皇家重閫寄,拊髀勞注想。 頗牧起禁中,帝曰汝其往。 人多惜公去,地位切台兩。 惟公不擇地,引義猶慨慷。 隃度更周詢,千里若尋丈。 再拜受臨遣,因得進忠讜。 邊臣固多事,備禦當素講。 要須久其任,百弊隨剗磢。 願假臣歲月,表裏如指掌。 人材固不乏,第一戒欺罔。 樸拙勝巧心,好佞寧木彊。 願求忠信士,枉直謹誅賞。 更須寬轡策,奏請應如響。 上問卿何先,安靜最爲上。 上憂襄漢間,平楚欠遮障。 公因論形勢,衮衮到遜抗。 是時晉在洛,武昌勢相向。 是爲必爭地,南北謹隄防。 今雖居上游,事與古殊狀。 狂虜縱欲來,無處可傳餉。 况今三垂靜,皇靈方遠暢。 與蜀相掎角,國勢自增壯。 尚期效尺寸,才疎意非廣。 忠肝氣凜凜,秋旻足排蕩。 上喜憂顧寬,趣行開玉帳。 捐金示優寵,諭賜煩上相。 惟公最得士,離別俱惘惘。 薦紳紛祖餞,直欲傾家釀。 賦詩寫胸臆,一一成技癢。 家聲與國事,負荷有餘量。 邊頭十萬兵,公臨如挾纊。 吾聞胡運窮,群酋欲爭長。 不戢將自焚,前轍有狂煬。 當爲不可勝,有和謹毋倡。 千載羊叔子,制敵恢天網。 行將友斯人,山川固無恙。 備成撫機動,應煩護諸將。 功高歸未晚,會見登弼亮。 他時名父子,繼踵凌煙像。
黄河浩浩不可航,腰壺欲渡何其狂。 嫗挽翁衣願無渡,忠愛深言反逢怒。 河流滔滔翁溺死,老嫗搏膺淚如雨。 行人勸嫗莫痛傷,痛傷之極能斷腸。 古來愎諫多不祥,鴟夷浮江吳國滅,老臣疽背霸王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