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薄湍流漾翠岑,夷猶一舸縱幽尋。 幔亭落日笙簫遠,毛竹連雲洞府深。 似有碧雞翔木杪,誰將丹鶴寫巖陰。 神仙可學非身外,多少遊人浪苦心。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子翬
回薄湍流漾翠岑,夷猶一舸縱幽尋。 幔亭落日笙簫遠,毛竹連雲洞府深。 似有碧雞翔木杪,誰將丹鶴寫巖陰。 神仙可學非身外,多少遊人浪苦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昔忝南宮郎,往來東觀頻。 嘗披燕公傳,聳若窺三辰。 翊聖崇國本,像賢正朝倫。 高視緬今古,清風敻無鄰。 蘭錡照通衢,一家十朱輪。 酇國嗣侯絕,韋卿世業貧。 夫子承大名,少年振芳塵。 青袍仙掌下,矯首凌煙旻。 公冶本非罪,潘郎一爲民。 風霜苦搖落,堅白無緇磷。 一旦逢良時,天光燭幽淪。 重爲長裾客,佐彼觀風臣。 分野窮禹畫,人煙過虞巡。 不言此行遠,所樂相知新。 雨起巫山陽,鳥鳴湘水濱。 離筵出蒼莽,別曲多悲辛。 今朝一杯酒,明日千里人。 從此孤舟去,悠悠天海春。
嶽寺清秋霽,宸遊永日閑。 霓旌森物外,鳳吹落人間。 玉漱穿城水,屏開對闕山。 皆知聖情悅,麗藻灑芳蘭。
天下名山有,未聞山自鳴。 昂藏如許濶,爾何亦不平。 (見同治丙寅刊齊召南等纂《溫州府志》卷四《山川》。 )(按:《宋詩紀事補遺》卷八八誤收羅袞此詩入事迹無考作者。 )。
八龍歸順起峰端,虎嘯巖前左右迴。 好與子孫興徒衆,他時須降御書來。
金瓶芍藥三千朵,玉軸琵琶四百弦。
西北雲收廓太虛,東南風急放船初。 冬深更許侯設鱠,地遠不譏公矢魚。 白小未容登燕俎,紅鮮忽已間嘉蔬。 重生鱗鬣浮江去,盡是先生所棄餘。
憶共西州把酒巵,酒酣風味未全衰。 人驚李郭同舟日,句索羊何共和時。 省帳飄香君覲早,篋書騰謗我歸遲。 他年會面須驚悵,瘦盡崑山玉樹枝。
喜乘一雨洗空闊,便覺四山來夕陰。 飯了從容隨所住,追凉輕吹入疏襟。
綠陰芳樹鳥啼春,與客相携發興新。 半落杏花初過雨,微酸梅子已生仁。 每尋詩去必遷坐,穩跨牛歸不問津。 筋力尚堪簑笠在,莫欺老子髮如銀。
垂垂楊柳暗溪頭,不問東西却自由。 幾度醉眠牛背上,數聲橫笛一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