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上曾二丈仲成 其二

〔宋朝〕 王之望

憶拜冰壺日下時,先君未老我方兒。 庭闈一閟成今昔,世路重來太險巘。 風義肯忘三益友,姓名願入八哀詩。 遺孤么麽何能報,泉下幽魂儻有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樓感懷

    耿耿宵欲半,振衣庭戶前。 浩歌撫長劒,臨風泛清弦。 晴霜麗寒蕪,微月露碧鮮。 杉梧韻幽籟,河漢明秋天。 良夜雖可翫,沈憂逾浩然。 樓中遲啓明,林際揮宿煙。 晨風響鐘鼓,曙色映山川。 滔滔天外駛,杲杲朝日懸。 因窮西南永,得見天地全。 動植相糺紛,車從競喧闐。 鱣鮪躍洪流,麕麚倚荒阡。 嗈嗈白雲鴈,嘒嘒清露蟬。 一氣鼓萬殊,晦明相推遷。 羲和無停鞅,不得常少年。 當令志氣神,及此鬢髮玄。 豈唯十六族,今古稱其賢。 夫君才氣雄,振藻何翩翩。 詩輕沈隱侯,賦擬王仲宣。 小鳥搶榆枋,大鵬激三千。 與君期晚歲,方結林棲緣。

    權德輿 唐宋诗
  • 秦中吟十首 傷友

    陋巷孤寒士,出門苦恓恓。 雖云志氣高,豈免顏色低。 平生同門友,通籍在金閨。 曩者膠漆契,邇來雲雨睽。 正逢下朝歸,軒騎五門西。 是時天久陰,三日雨淒淒。 蹇驢避路立,肥馬當風嘶。 迴頭忘相識,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 今日長安道,對面隔雲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獨慘悽。 死生不變者,唯聞任與黎。

    白居易 唐宋诗
  • 戲贈費冠卿

    但恐紅塵虛白首,寧論蹇逸分先後。 莫占鶯花笑寂寥,長安春色年年有。

    熊孺登 唐宋诗
  • 七言 三十二

    欲陪仙侶得身輕,飛過蓬萊徹上清。 朱頂鶴來雲外接,紫鱗魚向海中迎。 姮娥月桂花先吐,王母仙桃子漸成。 下瞰日輪天欲曉,定知人世久長生。

    呂巖 唐宋诗
  • 天仙子 一

    悵望前回夢裏期,看花不語苦尋思。 露桃宮裏小腰肢。 眉眼細,鬢雲垂,惟有多情宋玉知。

    韋莊 唐宋诗
  • 題雲居上寺(並序)

    到此花宮裏,觀身火宅中。 有爲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晚籟鳴寒谷,秋山響暮鐘。 欲歸林下路,新月上前峯。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1〗《金石萃編》王昶按:「雲居上寺,未詳處所。 據詩前稱范陽縣丞吉逾同躋攀于此云云,則寺當在范陽矣。 唐時范陽縣屬涿州,今撿《日下舊聞》引《名勝志》云:『涿州有智度寺,石城東北隅,剙自唐時,有舊碑刻。 其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疑即此雲居上寺也。 謂之上寺者,以在智度寺之後也。 唐時舊碑刻,或即指此碑。 吉逾諸人之詩,《全唐詩》無一載者,因錄之,以見唐人詩千餘年來淪於草莽、爲人所未見者,蓋不勝紀云。 」〖2〗望按:詩題次行原有「范陽縣丞吉逾」六字,詩序辛酉歲云云。 當是唐德宗建中二年。 石刻於此詩後出「元和四年四月八是范□□」一行,疑此爲刻石年月,而「范□□」疑本是「范某刻」字樣,當是刻工題名。 果爾,則自辛酉賦詩以迄元和四年己丑刻石,其間已歷二十九年矣。 〖吉逾等人詩作於建中二年。 元和題名,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錄作「元和四年八月八日范惟清呂〖以下缺〗」幷云此題名雖書於軒轅偉詩首「同前」二字之下,應別標一題,「《萃編》合爲一刻,誤矣」。 〗)。

    吉逾 唐宋诗
  • 太原早秋

    歲落衆芳歇,時當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雲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李白 唐宋诗
  • 奉別王宰先之

    畫角城頭繞怨音,秋風握手別杯深。 三年故國相從地,萬里青雲欲別心。 醉罷林霜催菊老,夢回江月轉棠陰。 預愁曉色離亭外,衰草撩人思不禁。

    黄公度 唐宋诗
  • 養疾

    齒耄嬰新疾,才衰減舊名。 短筇扶蹇步,小院愜幽情。 卜叟言災退,醫翁賀脈平。 飯香炊䆉䅉,羹美馣蕪菁。 菊穎寒猶小,楓林曉漸頳。 清詩披客贄,佳著指僧枰。 家塾燈前課,村陂雨外耕。 從今尚何事,賴此遣浮生。

    陸游 唐宋诗
  • 過湘中得詩僧萬致一於書無所不讀非苟得詩名於僧中者余欲與俱還吳中而萬家浯溪將結草庵其上送余至湘陰復歸作四十字以別

    別去太匆匆,回船夢澤東。 擬尋行脚路,忽遇打頭風。 梵網威儀在,天花結習空。 它年三百首,吾爲子流通。

    張孝祥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