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臨湖閣爲向巨源郎中題

〔宋朝〕 吳芾

胸襟灑落一塵無,晚歲歸來足自娛。 去國何須懷北地,卜居且喜面東湖。 夕陽影裏山相映,古木陰中鳥自呼。 正好凴欄吟復醉,胡爲止酒太拘拘。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夢,醉裏風情敵少年。 野草芳菲紅錦地,遊絲撩亂碧羅天。 心知洛下閑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顛。

    劉禹錫 唐宋诗
  • 感諷五首 二

    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躃躃。 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髮。 都門賈生墓,青蠅久斷絕。 寒食搖揚天,憤景長肅殺。 皇漢十二帝,唯帝稱睿哲。 一夕信豎兒,文明永淪歇。

    李賀 唐宋诗
  • 讀莊子

    去國辭家謫異方,中心自怪少憂傷。 爲尋莊子知歸處,認得無何是本鄉。

    白居易 唐宋诗
  • 和江州江中丞見寄

    賈傅南遷久,江關道路遙。 北來空見雁,西去不如潮。 鼠穴依城社,鴻飛在泬寥。 高低各有處,不擬更相招。

    徐鉉 唐宋诗
  • 春山行

    重疊太古色,濛濛花雨時。 好峰行恐盡,流水語相隨。 黑壤生紅黍,黃猨領白兒。 因思石橋月,曾與故人期。

    貫休 唐宋诗
  • 武后時童謠

    紅綠複帬長,千里萬里猶香。

    不詳 唐宋诗
  • 遊天竺寺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盧元輔 唐宋诗
  • 四面寺瀑布

    穿山度石不辭勞,到底還他地步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層大海作波濤。 (《古今圖書集·職方典》七八五《安慶府部》。 又《全唐詩》以前二句爲黃蘗禪師聯句,且文字多不同。 )。

    李忱 唐宋诗
  • 送楊子寬還臨安寄錢處和

    送客天台不上船,東風款段喜揚鞭。 山容閣雪曉猶冷,花色烘雲春正妍。 壠上麥芒猶綠嫩,枝間梅子漸青圓。 有懷閣老應詩罷,盡捲珠簾按管絃。

    曹勛 唐宋诗
  • 聽詹溫之彈琴歌

    鳴琴藝精非小道,可惜溫之今已老。 玲琅一鼓萬象春,鐵面霜髯不枯槁。 自言寡知音,求我爲作歌。 號宮韵角可聽不可狀,錦腸繡舌空吟哦。 吾意其一氣之濁清,兩曜之晦明。 山河之結融,雷霆風雨之震驚。 包羅具七弦,開闔造化由人心。 又疑夫堯禹之躬行,丘軻之立言。 瞿聃之同歸,百家諸子之紛然。 更歷千萬古,此意不滅絲桐間。 滌除浮慮清,蕩摩愁襟開。 琴之氣象廣莫有如此,欲媚俗耳知難哉。 寒缸燒涸夜向闌,罷琴歸矣我欲眠。 夢跨冰輪出瑶海,一笑碌碌瀛洲仙。

    劉子翬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