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竹裏徑

〔唐朝〕 司空曙

幽徑行迹稀,清陰苔色古。 蕭蕭風欲來,乍似蓬山雨。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旅次華州贈袁右丞

    渭水綠溶溶,華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麗,君子在其中。 才與世會合,物隨誠感通。 德星降人福,時雨助歲功。 化行人無訟,囹圄千日空。 政順氣亦和,黍稷三年豐。 客自帝城來,驅馬出關東。 愛此一郡人,如見太古風。 方今天子心,憂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盡得如袁公。

    白居易 唐宋诗
  • 詠露

    夜色凝仙掌,晨甘下帝庭。 不覺九秋至,遠向三危零。 蘆渚花初白,葵園葉尚青。 晞陽一灑惠,方願益滄溟。

    董思恭 唐宋诗
  • 代班姬

    寵極多妒容,乘車上金階。 歘然趙飛燕,不語到日西。 手把菖蒲花,君王喚不來。 常嫌鬢蟬重,乞人白玉釵。 君心無定波,咫尺流不回。 後宮門不掩,每夜黃鳥啼。 買得千金賦,花顏已如灰。

    曹鄴 唐宋诗
  • 錦二首 二

    文君手裏曙霞生,美號仍聞借蜀城。 奪得始知袍更貴,著歸方覺晝偏榮。 宮花顏色開時麗,池雁毛衣浴後明。 禮部郎官人所重,省中別占好窠名。

    鄭谷 唐宋诗
  • 贈廖融

    病起正當秋閣迥,酒醒迎對夜濤寒。 爐中藥熟分僧飯,枕上琴閑借客彈。

    王正己 唐宋诗
  • 奉和聖製中和節曲江宴百僚

    風俗時有變,中和節惟新。 軒車雙闕下,宴會曲江濱。 金石何鏗鏘,簪纓亦紛綸。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詠同君臣。

    李泌 唐宋诗
  • 空(原案:《太平廣記》:廣州有何二娘,以織鞋爲業。 後飛去上羅浮山爲仙。 唐開元中勅令黃門使往廣州求何氏,得之。 後又踊身而去,不知所之。 《孔氏六帖》:增城何氏女,有神仙之術云云。 《輿地紀勝》:女仙中增城何氏女下有何仙云。 《會仙觀記》:昔有何仙居此,食雲母。 唐景龍中白日昇仙。 竊疑何二娘、何氏女、何仙乃一人,即世俗八仙中之何仙姑也。 今按:《古今圖書集成·神仙部》及《中國人名大辭典》又雜引《安慶府志》、《歙縣志》、《祁陽縣志》、《浙江通志》及《福建通志》,各有異說。 )。

    何仙姑 唐宋诗
  • 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

    漢中二良將,今昔各一時。 韓信此登壇,尚書復來斯。 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 錯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英雄若神授,大材濟時危。 頃歲遇雷雲,精神感靈祇。 勳業振青史,恩德繼鴻私。 羌虜昔未平,華陽積僵屍。 人煙絕墟落,鬼火依城池。 巴漢空水流,襃斜惟鳥飛。 自公布德政,此地生光輝。 百堵創里閭,千家恤惸嫠。 層城重鼓角,甲士如熊羆。 坐嘯風自調,行春雨仍隨。 芃芃麥苗長,藹藹桑葉肥。 浮客相與來,羣盜不敢窺。 何幸承嘉惠,小年即相知。 富貴情易疎,相逢心不移。 置酒宴高館,嬌歌雜青絲。 錦席繡拂廬,玉盤金屈巵。 春景透高戟,江雲篲長麾。 櫪馬嘶柳陰,美人映花枝。 門傳大夫印,世擁上將旗。 承家令名揚,許國苦節施。 戎幕寧久駐,台階不應遲。 別有彈冠士,希君無見遺。

    岑參 唐宋诗
  • 和成冠卿見寄

    別恨頻添鬢雪深,百年懷抱鬰沈沈。 標名不挂金銀牓,涉世空堅鐵石心。 俗物何勞供一醉,殘僧正欲伴孤吟。 朱絃三弄虛簷寂,唯有清風是賞音。

    姚孝錫 唐宋诗
  • 謝曾子長分餉臨江軍黄雀

    遠游旅食荒山裏,竹鼠山鷄污刀几。 鳴鞭走送來扣門,眼明忽見銜環子。 江南今秋禾黍熟,場間啄穗驚不起。 正緣一飽墮網羅,包裹頭顱行萬里。 登盤始欣不負腹,下箸未及先染指。 畧須沃酒助甘腴,更覺披綿愈豐美。 使我轉憶江湖鄉,水珍海錯那可忘。 十年不見尚能說,楚人未數鯉與魴。 蛤蜊含漿自有味,蟹螯斫雪仍無腸。 紅螺爲醤勝食肉,白𧍧作炙如截肪。 江瑶石首最貴者,千金一枚誰得嘗。 但願浮家老吳越,此生不願尚書郎。

    晁公遡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