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廬深倚翠微間,酬答風煙肯暫閒。 不遣長須干美政,却馳雙榼破愁顔。 句高飯顆人應瘦,醉著河陽鬢未班。 楚客秋情正無頼,併須乞取展眉山。
无
其他无
〔宋朝〕 史浩
仙廬深倚翠微間,酬答風煙肯暫閒。 不遣長須干美政,却馳雙榼破愁顔。 句高飯顆人應瘦,醉著河陽鬢未班。 楚客秋情正無頼,併須乞取展眉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南國旱無雨,今朝江出雲。 入空纔漠漠,灑迥已紛紛。 巢燕高飛盡,林花潤色分。 晚來聲不絕,應得夜深聞。
泰陵遺樂何最珍,綵繩冉冉天仙人。 廣場寒食風日好,百夫伐鼓錦臂新。 銀畫青綃抹雲髮,高處綺羅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層,著屐背行仍應節。 兩邊丸劒漸相迎,側身交步何輕盈。 閃然欲落却收得,萬人肉上寒毛生。 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挂纖腰學垂柳。 下來一一芙蓉姿,粉薄鈿稀態轉奇。 坐中還有沾巾者,曾見先皇初教時。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 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牕網小驚猜。 背燈獨共餘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獨住水聲裏,有亭無熱時。 客來因月宿,牀勢向山移。 鶴睡松枝定,螢歸葛葉垂。 寂寥猶欠伴,誰爲報僧知。
方朔家貧未有車,肯從榮利捨樵漁。 從公未怪多侵酒,見客唯求轉借書。 暫聽松風生意足,偶看溪月世情疎。 如鉤得貴非吾事,合向煙波爲五魚。
秋水蓮花三四枝,我來慷慨步遲遲。 不決浮雲斬邪佞,直成龍去欲何爲。
家枕三湘岸,門前即釣磯。 漁竿壯歲別,鶴髮亂時歸。 岳暖無猿叫,江春有燕飛。 平生書劒在,莫便學忘機。
鄉路穿京過,寧心去少同。 日斜尋闊磧,春盡逐歸鴻。 獨樹河聲外,凝笳塞色中。 憐君到此處,却背老萊風。
多幸嘗陪侍玉墀,俄驚負譴阻天涯。 今日相逢問榮悴,更嗟年輩颯然衰。 (見《竇氏聯珠集·竇羣》附)(按:竇羣詩題爲《贈劉大兄院長》,劉詩下署「金州員外司馬劉伯翁」。 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疑即兩《唐書》皆有傳之劉伯芻,然二書均未載伯芻貶金州事,尚無從定論。 今仍題作劉伯翁,俟考詳。 )。
東山在眉宇,未到心鬰紆。 流泉撞哀玉,清洌生菖蒲。 聞有嬋娟子,棄家來結廬。 窈窕雲霧窗,參差冰玉膚。 絕粒屏香節,仙姿清且腴。 邇來隠身去,冷落愁臞儒。 靈方無由乞,石斗移根鬚。 相看意已消,何必見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