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時文章衰,淺陋亦可憐。 走趨王公門,書記爭翩翩。 開讀令人慙,語吃意莫宣。 今晨忽驚喜,贈我手一編。 筆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聽正始音,復回元祐年。 借問安能爾,氣剛得其全。 用爲良有司,吾實無間然。 要知取士公,考閲外已傳。 何由置漢朝,直柄遂當權。 伏閣日論事,不減陽城賢。
无
其他无
〔宋朝〕 晁公遡
近時文章衰,淺陋亦可憐。 走趨王公門,書記爭翩翩。 開讀令人慙,語吃意莫宣。 今晨忽驚喜,贈我手一編。 筆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聽正始音,復回元祐年。 借問安能爾,氣剛得其全。 用爲良有司,吾實無間然。 要知取士公,考閲外已傳。 何由置漢朝,直柄遂當權。 伏閣日論事,不減陽城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 那堪好風景,獨上洛陽橋。
黃口小兒口莫憑,逡巡看取第三名。 孝廉持水添缾子,莫向街頭亂椀鳴。
鈒鏤銀盤盛炒鰕,鏡湖蓴菜亂如麻。 漢兒女嫁吳兒婦,吳兒盡是漢兒爺。
一葉落,搴朱箔,此時景物正蕭索。 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 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東幸從人望,西巡順物回。 雲收二華出,天轉五星來。 十月農初罷,三驅禮復開。 更看瓊岳上,佳氣接神臺。
每恨塵中厄宦塗,數年深喜識麻姑。
(在歙縣郡城練水西,唐至德二年建。 宋太平舉國中勅改太平舉國寺。 )天台國清寺,天下稱四絕。 我來舉唐遊,於中更無別。 枿木劃斷雲,高峯頂積雪。 檻外一條溪,幾回流碎月。 (康熙《徽州府志》十八《寺觀》。 ○今按:此詩與前篇,異地異題,輾轉漢傳,各有可取之處。 《苕溪漁隱》所引,應即此一篇之末二句。 王琦未見此篇,不得稱《漁隱》以爲《題水西寺》斷句爲訛。 〖宋朱弁《曲洧舊聞》卷八謂此詩石刻在歙溪西太平寺。 〗)。
招提一葉弄新晴,却信朝簷鵲有靈。 猶有幽花堪繫纜,爲言輕手惜飄零。
一樽相屬慰蹉跎,酒債街頭苦不多。 饒舌小僧休口藐,年來何事不消磨。
竹日駐微暑,松風生早秋。 閒尋來處路,獨倚靜中樓。 老景驅雙轂,鄉心挽萬牛。 相隨木上坐,脚底亦雲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