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莓苔青,欹枕風雨秋。 白日稍覺短,急景逝不留。 鳴蟬尖舊響,高槐老新柔。 弔古哀九辯,感今懷百憂。 是時甫七月,大火方西流。 陰麓懸暮色,停雲掛空愁。 凉風颯然至,有聲在林丘。 蕭蕭吹遊子,意已思良裘。 隠几默不樂,讀書將安求。 豈無三益友,共此百尺樓。 陳郎漳濱卧,久闕過我游。 朝來見顔色,厥疾云已瘳。 自茲可來往,笑談更獻酬。 不憂飯成糜,相約劒買牛。 誰能與此世,顛倒同薰蕕。
无
其他无
〔宋朝〕 晁公遡
閉門莓苔青,欹枕風雨秋。 白日稍覺短,急景逝不留。 鳴蟬尖舊響,高槐老新柔。 弔古哀九辯,感今懷百憂。 是時甫七月,大火方西流。 陰麓懸暮色,停雲掛空愁。 凉風颯然至,有聲在林丘。 蕭蕭吹遊子,意已思良裘。 隠几默不樂,讀書將安求。 豈無三益友,共此百尺樓。 陳郎漳濱卧,久闕過我游。 朝來見顔色,厥疾云已瘳。 自茲可來往,笑談更獻酬。 不憂飯成糜,相約劒買牛。 誰能與此世,顛倒同薰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三山十洞光玄籙,玉嶠金巒鎮紫微。 均露均霜標勝壤,交風交雨列皇畿。 萬仞高巖藏日色,千尋幽澗浴雲衣。 且駐歡筵賞仁智,琱鞍薄晚雜塵飛。
始願今如此,前途復若何。 無媒獻詞賦,生事日蹉跎。 不遇張華識,空悲甯戚歌。 故山歸夢遠,新歲客愁多。 刷羽思喬木,登龍恨失波。 散才非世用,回音謝雲蘿。
平臺高數尺,臺上結茅茨。 東西疏二牖,南北開兩扉。 蘆簾前後卷,竹簟當中施。 清泠白石枕,疏涼黃葛衣。 開襟向風坐,夏日如秋時。 嘯傲頗有趣,窺臨不知疲。 東窗對華山,三峰碧參差。 南檐當渭水,臥見雲帆飛。 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 足以充飢渴,何必慕甘肥。 況有好羣從,旦夕相追隨。
失意何曾恨解攜,問安歸去秣陵西。 郡斜楊柳春風岸,山映樓臺明月溪。 江上詩書懸素業,日邊門戶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頭是,莫向清秋惜馬蹄。
鱗鱗別浦起微波,汎汎輕舟桃葉歌。 斜雪北風何處宿,江南一路酒旗多。
微微春色染林塘,親撥煙霞坐澗房。 陰洞雪膠知未入,濁醪風破的偷嘗。 芝臺曉用金鐺煮,星度閑將玉鉿量。 幾遍侍晨官欲降,曙壇先起獨焚香。
天掃閑雲秋淨時,書空匠者最相宜。 (見《說郛》卷六一《清異錄》。 )(〖1〗《清異錄》:「乾祐中冷金亭賞菊,分韻賦秋鴈,族子秘書丞敞先就,詩曰〖略〗。 」)(按:《清異錄》一書,舊題陶穀擢,然自陳振孫以來,多疑爲僞託,近人王國維《庚辛之間讀書志》、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十八力證不出穀手,究爲誰作,尚難考詳。 今敞姓姑從陶姓,確否待考。 鄭方坤《五代詩話》卷二以爲韓敞,未列證,今不取。 )。
海岸仙人絕代無,清揚白日坐如如。 若從妙色光香覓,須信先生未識渠。
天遣殘年脫馽鞿,功名不恨與心違。 綠陂細雨移秧罷,朱舫斜陽擘紙歸。 花市丹青賣團扇,象床刀尺製單衣。 白頭曳杖人爭看,共嘆浮生七十稀。
湖上山銜落月明,釣筒收罷葉舟橫。 不知身世在何許,一夜蕭蕭蘆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