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從師學絃誦,年與賈生相伯仲。 九日登高鹿巖脊,感物題詩筆初弄。 舊游回首半零落,三十六年真一夢。 當時唱和三四老,尚有殘篇可吟諷。 今年節物身在家,行樂山間謾隨衆。 弟兄勸我登高山,身似駑駘不容鞚。 河東先生今靖節,有酒寧須白衣送。 朋尊聊獻菲蒙泉,賜茗仍分小團鳳。 願公一飲壽千齡,三物年年敢馳貢。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憶昔從師學絃誦,年與賈生相伯仲。 九日登高鹿巖脊,感物題詩筆初弄。 舊游回首半零落,三十六年真一夢。 當時唱和三四老,尚有殘篇可吟諷。 今年節物身在家,行樂山間謾隨衆。 弟兄勸我登高山,身似駑駘不容鞚。 河東先生今靖節,有酒寧須白衣送。 朋尊聊獻菲蒙泉,賜茗仍分小團鳳。 願公一飲壽千齡,三物年年敢馳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秋月朗朗關山上,山中行人馬蹄響。 關山秋來雨雪多,行人見月唱邊歌。 海邊茫茫天氣白,胡兒夜度黃龍磧。 軍中探騎暮出城,伏兵暗處低旌戟。 溪水連天霜草平,野駝尋水磧中鳴。 隴頭風急雁不下,沙場苦戰多流星。 可憐萬國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
致政慚輕舉,爲樵亦易窮。 文章還古道,禮數逐秋風。 獨鶴千松下,萬航一水中。 最憐當路草,衰敗與人同。 (《莆風清籟集》卷六十)。
挂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去,天台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一鞭行色黄榆路,望斷遥天垂地處。 嗚嗚流水如有情,瀉我離愁向東去。
華堂不料著野客,菲屨底同章甫冠。 鷗外翠光清醉眼,尊前爽氣動危欄。 霜沉紫荇玉奩闊,風脫丹林煙髺寒。 百榼香醪消萬斛,酒中跌宕頼君寬。
東瞻杞國城,半日鳥飛程。 度雁不曾下,新文誰寄評。 舊年因使至,秀句欲人驚。 聊效題齋壁,先賢亦以旌。
梅雨暫收斜照明,去年無此一日晴。 忽思城東黄篾舫,卧聽打鼓踏車聲。
去從公府辟,不爲故人留。 國士真如此,臺家合見收。 聲名早多誤,功業晚方優。 不必毛錐子,相期定遠侯。
清風峽裏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靜聽。 秋桂秋蘭在深谷,更堪鼻觀挹幽馨。
才通香火上高穹,雨脚隨收不見蹤。 豈但五民保狼戾,也緣造物相龍鍾。 連山柿栗難勝摘,入市禾麻乍出舂。 一飽可期秋釀熟,青山綠水即過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