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慶朔親祠范,又向夷陵敬拜歐。 昔日四賢今見兩,慨然遐想舊風流。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曾於慶朔親祠范,又向夷陵敬拜歐。 昔日四賢今見兩,慨然遐想舊風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受命籠齊鵠,交歡獻楚王。 惠心先巧辯,戢羽見迴翔。 意適清風遠,憂除白日長。 度雲搖舊影,過樹閱新芳。 直取名翻重,寧唯好不傷。 誰言滑稽理,千載戒禽荒。
鞏樹煙月上,清光含碧流。 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州。 鵬息風還起,鳳歸林正秋。 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名卿風度足杓斜,一舸閑尋二許家。 天影曉通金井水,山靈深護玉門沙。 空壇禮後銷香母,陰洞緣時觸乳花。 盡待于公作廷尉,不須從此便餐霞。
芸香誤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澹地鮮風將綺思,飄花散蕊媚青天。
□□□□料,並是天斟酌。 貯積擬孫兒,論時幾許錯。 死活並由天,貧富□□□,□(陳補「己」字)餓畏兒飢,從頭少一杓。 (以上皆見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後列寧格勒分所藏敦煌寫卷,卷末題:「大曆六年五月□日抄王梵志詩一百一十首,沙門弘忍寫之記。 」寫卷前半不存。 轉錄自《敦煌學》第十二輯〖一九八七年出版〗刊陳慶浩《法忍抄本殘卷王梵志詩初校》。 所據爲蘇聯藏列一四五六卷。 另參項楚《列一四五六號王梵志詩殘卷補校》。 又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補遺》收七首殘詩,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辭總編》卷三錄《迴波樂》七首、《隱去來》二首,附收詩七首,今均取以參校。 )。
滿眼水吾土,征輪尚遠遊。 田園虛自廢,禾黍美□秋。 日暮烏猶返,風高雲自收。 因循不歸去,歧路猶何求? (同前第三冊第二二一○頁。 )。
慟哭鍾陵下,東流與別離。 二星來不返,雙劒沒相隨。 獨繼先賢傳,誰刊有道碑。 故園荒峴曲,旅櫬寄天涯。 白簡曾連拜,滄洲每共思。 撫孤憐齒穉,歎逝顧身衰。 泉壤成終古,雲山若在時。 秋風鄰笛發,寒日寢門悲。 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 舊賓傷未散,夕臨咽常遲。 自此辭張邵,何由見戴逵。 獨聞山吏部,流涕訪孤兒。
稜稜之山早雪,淵淵之水先秋。 靜也虛谷之應,動也閑雲之流。 自憐方外專默,誰與環中至遊。
隋邦危亂誰得免,虛鑒真人願獨行。 道骨仙風今可想,幽棲巖洞及高明。
樹老垂纓亂,祠荒向水開。 偶人經雨踣,古屋爲風摧。 野鳥棲塵坐,漁郎奠竹杯。 欲傳山鬼曲,無奈楚辭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