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哭陳阜卿 其二

〔宋朝〕 王十朋

識面登瀛日,論心去國時。 孟軻非好辯,羊祜有先知。 手筆今文伯,神明古吏師。 老成嗟不見,流淚讀招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诈妮子调风月・圣药王

    然道户厮迎,也合再打听,两门亲便走一遭儿成。 我若到那户庭,见那婢婷,若是那女孩儿言语没实诚,俺这厮强风情。 (虚下)(外孤上)(旦上,见孤云)夫人使来问小姐亲事,相公许不许,燕燕回去。 (外孤云了)(闪下)(外旦上)(旦随上,见了,云)特地来问小姐亲事,许不许?回去。 (外旦许了)(正旦唱)。

    关汉卿 元曲
  • 张公艺九世同居・七兄弟

    天臣道了,老夫记着。 那一朝,为父丧足下亲来到。 (云)多蒙厚赐也。 (唱)谢君不责礼轻薄,(王伯清做递银子与正末科,云)长者当时所赐银两,今在此奉还也。 多蒙长者厚赠,葬我父亲之恩也。 (正末唱)暂用急怎敢思君报。

    无名氏 元曲
  • 杨氏女杀狗劝夫・幺篇

    活时节一处活,死时节一处死。 咱两个协罗嘶钻、尾毛厮结、打会官司。 一任你百样儿,伶牙俐齿,怎知大人行会断的正没头公事。 (孤云)这桩事不打不招。 左右,拿这大的下去。 好生打着。 (孙大云)小的是个知法度的,怎敢杀人?(正末云)不干俺哥哥的事,这件事都是小人做来。 (孤云)既是他认了,左右,拿小的下去打着者。 (旦冲上,云)相公停嗔息怒,暂罢虎狼之威。 这件事也不干孙大事,也不干孙二事,都是小媳妇儿做下来的。 (孤云)兀那妇人!这件事你说的是呵,我与你问个妇人有事,罪坐夫男,拣一个轻省的罪名与他;若说的不是呵,我就活活的敲死了也。 (旦云)相公,从来人命关天关地,岂可没个尸亲来告,要这两个光棍与他索命?只因俺这孙家,汴京居住,长的孙大,叫做孙荣;次的孙二,叫做孙华。 本是共乳同胞的亲兄弟,自小里父母早亡。 这孙大恃强,将孙二赶在城南破瓦窑中居住,每日着这两个帮闲钻懒,搬的俺兄弟不和。 这两个教孙大无般不作,无般不为,破坏了俺家私。 孙大但见兄弟,便是打骂,妾身每每劝他,只是不省。 妾身曾发下一个大愿,要得孙大与孙二两个相和了时,许烧十年夜香。 偶然这一晚烧香中间,看见一只犬打香卓根前过来,妾身问知此犬是隔壁王婆家的。 妾身就他家里,与了五百个钱,买将来到家,将此犬剁了头尾,穿了人衣帽,撇在后门首。 孙大带酒还家来见了。 问妾身道:后门口是谁杀了一个人,你可知么?妾身回言不知道。 当夜教孙大唤柳隆卿、胡子转替背出去,两个百般推辞,只不肯来。 我到窑中唤的孙二来,教他背将出去,埋在汴河堤上。 怕相公不信,现放着王婆是个证见。 (词云)因孙大背亲向疏,将兄弟打骂如奴。 信两个无端贼子,终日去沽酒当垆。 把家私渐行消废,使妾身难以支吾。 因此上烧香祷告,背地里设下机谋。 才得他心回意转,重和好复旧如初。 若不是唤王婆亲为证见,谁知道杨氏女杀狗劝夫?(孤云)这也难道。 (旦云)怕相公不信,可着人去取来看。 现在河堤岸上埋着哩。 (正末云)怪道背出时,这般死狗臭!(唱)。

    萧德祥 元曲
  • 前腔

    (小生上)听呼唤,出房前,不知有甚言?寻思此事泪涟涟,原来是婆婆讨钱。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同前

    我婆扯住!(净)秀才说话跷蹊,不要时,我做个说合底?请它归,着些言语说化伊。 (末)我婆要与你说作一对儿。 (生)仗托公公做主意。 (净叫旦出)且休要怒起,你归来说个仔细。 (旦)听奴咨启:。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
  • 六么令

    (外、末、净、丑上)官司遍榜,捕捉陀满兴福恶党,正身拿住受官赏。 寻踪迹,问行藏,俺待见了,休想轻轻饶放。 俺待见了,休想轻轻饶放。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前腔

    (净)兀剌赤,兀剌赤。 门外等多时。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齐天乐

    (旦上)恹恹捱过残春也,又是困人时节。 景色供愁,天气倦人,针指何曾拈刺?(小旦上)闲庭静悄,琐窗潇洒,小池澄澈。 (合)叠青钱。 泛水圆小嫩荷叶。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钟离春智勇定齐・折桂令

    这春秋战国争豪,平定了临淄,安妥了齐朝。 不动征旗,不施戈甲,不动枪刀。 险些儿作村妇桑间到老,想当日做农姬田畔徒劳,博得个名姓清标,自在逍遥。 (齐公子云)钟大户,因你女孩儿有大功勋,特请你加官赐赏。 封你为太师柱国之职。 食邑三千户;老夫人柱国太夫人,更褒封三代。 (孛老儿云)深感厚恩,何以敢当也!(正旦唱)你今日受赏封官,报答您那养育劬劳。 (下)。

    郑光祖 元曲
  • 前腔

    只是一件,他在府堂深隐,奴身怎生进?他在驷马高车下,我又难将他认。 我有个道理,来到他根前,只提起他二亲真。 又怕消瘦庞儿。 他尤难十分信。 他不到得非亲却是亲,我自须防人不仁。

    高明《蔡伯喈琵琶记》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