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至福唐會鄉人丁鎮叔張器先甄雲卿項用中趙知錄薛主簿同年孫彥忠草酌試院

〔宋朝〕 王十朋

一同年友七鄉人,勸酒那容耳不聞。 尚齒自驚多白髮,論文堪笑有紅裙。 詩篇共約題孤嶼,游宦猶疑在五雲。 此會此時寧易得,明朝風月兩州分。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東都冬日會諸同年宴鄭家林亭

    盛時陪上第,暇日會羣賢。 桂折因同樹,鶯遷各異年。 賓階紛組佩,妓席儼花鈿。 促膝齊榮賤,差肩次後先。 助歌林下水,銷酒雪中天。 他日升沈者,無忘共此筵。

    白居易 唐宋诗
  • 無題二首 二

    聞到閶門萼綠華,昔年相望抵天涯。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

    李商隱 唐宋诗
  • 賦得寒月寄齊已

    松下清風吹我襟,上方鐘磬夜沉沉。 已知廬嶽塵埃絕,更憶寒山雪月深。 高謝萬緣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師心。 豈知名出徧諸夏,石上棲禪竹影侵。

    李山甫 唐宋诗
  • 海昌望月

    何處無今夕,豈期在海頭。 賈客不愛月,嬋娟閑滄洲。 浩然傷歲華,獨望湖邊樓。 煙島青歷歷,藍田白悠悠。 誰無破鏡期,繄我信虛舟。 誰無桂枝念,繄我方摧輈。 始見彎環春,又逢團圓秋。 莫厭綾扇夕,百年多銀鉤。 今盤誰雕鐫,玉窟難冥搜。 重輪運時節,三五不自由。 疑拋雲上鍋,欲摟天邊毬。 孀居應寒冷,擣藥青冥愁。 兔子樹下蹲,蝦𢋙池中遊。 如何名金波,不共水東流。 天花辟膻腥,野雲無邊陬。 蚌蛤乘大運,含珠相對醻。 夜鵲思南鄉,露華清東甌。 百寶安可覰,老龍鎖深湫。 究究如情人,盜者即仇讎。 海涯上皎潔,九門更清幽。 亭亭勸金尊,夜久喘吳牛。 夷俗皆輕擲,北山思今遊。 鴈聲故鄉來,客淚墮南洲。 平生煙霞志,讀書覓封侯。 四海尚白身,豈無故鄉羞。 壈坎何足歎,壯如水中虬。 獵獵谷底蘭,搖搖波上鷗。 中途喪資斧,兩地生繁憂。 一杯太陰君,鷦鷯豈無求。 明日將片葉,三山東南浮。

    陳陶 唐宋诗
  • 游四頂山(《方輿勝覽》:四頂用在合肥縣東南。《寰宇記》作四鼎,《郡國志》云:魏伯陽煉丹之所。)

    翠巒齊聳壓平湖,晚綠朝紅畫不如。 寄詩紀商山閑四皓,好來各占一峰居。 (《光緒重修廬州府志》六《山川志》上〖2〗)(〖1〗《新唐書》卷七二下《宰相世系表》二下河東張氏有彥修,爲憲宗朝宰相已經弘靖之孫,河南少尹張嗣慶之子。 據張忱石考證,彥修當爲文宗至僖宗時人。 〖2〗見《輿地紀勝》卷四五《廬州》。 )。

    張彥修〖1〗 唐宋诗
  • 金華山

    金華山色與天齊,一徑盤紆盡石梯。 步步前登清漢近,時時回首白雲低。 風偷藥氣名何限,水泛花光路即迷。 洞口數聲仙犬吠,始知羽客此真棲。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一二七《金華山部》)(〖1〗光緒《金華縣志》卷二稱袁吉爲「唐刺史」。 )。

    袁吉 唐宋诗
  • 逍遥詠 其一○

    誰人信我說,我說亦非常。 苦行分明樂,緣深解即忙。 乖持如似夢,慕道得清凉。 影響隨聲應,玄門可度量。

    宋太宗 唐宋诗
  • 小橋

    芳榭遶流水,春餘半篙綠。 登臨賞幽花,兹亦我所欲。 小橋果何往,長堤正相屬。 朝看龜魚遊,晚聽鷗鷺浴。

    王之道 唐宋诗
  • 和參政李漢老

    胡牀穩坐已通津,何處更尋不二門。 八苦起時全體現,不知誰解報深恩。

    釋彌光 唐宋诗
  • 玩所植松竹有作

    往歲客閩嶺,滿目皆黄茅。 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 舉頭無所見,惟聞風怒號。 我身如枯枿,雨露自相遼。 又如在寒谷,終歲雪霜驕。 四顧萬物春,悽然不自聊。 復思畢竟空,更使心陶陶。 釀酒嘗苦薄,種花嘗苦彫。 酒乃亂性具,花爲眩目妖。 棄置不復近,樹竹延清飈。 况有手植松,雨夜能蕭蕭。 瞑目存黄庭,屏居非慕高。 所願侣松竹,遲以延松喬。

    張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