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栢巖禪師影堂

〔唐朝〕 王建

山中磚塔閉,松下影堂新。 恨不生前識,今朝禮畫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酬張明府

    愛君詩思動禪心,使我休吟待鶴吟。 更說郡中黃霸在,朝朝無事許招尋。

    皎然 唐宋诗
  • 遊山贈仲長先生子光

    試出南河曲,還起北山期。 連峰無蹔斷,絕嶺互相疑。 結[藤](滕)標往路,刻樹記來時。 沙場聊憩路,石壁旋題詩。 葉秋紅稍下,苔寒綠更滋。 幽尋多樂處,勿怪往還遲。

    王績 唐宋诗
  • 題東林寺聯句

    (徐知證虔修李玄李□王三□孟拱辰〖《崇文總目》卷五有《孟拱辰文集》三卷。 《宋史·藝文志》作《鳳苑集》〗鍾敬倫〖《全唐詩》無虔修等六人詩〗)古殿巍峨鎮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大典》作「朝」)梵,嶺上孤猿聽晚(《大典》作「曉」)鐘。 (節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鴈[□]冷雲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 (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 (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遊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 (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大典》作「扃」)青靄合,嵐(《大典》作「風」)蒸幽(李壁引作「山」)逕綠苔封。 (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遶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大典》作「閑」)訪空關不厭重。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鍾敬倫(鍾)。 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按:詩末原題一行云:「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閑遊聯題。 」《全唐詩續補遺》卷十五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七引《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詩,題作《東林寺天祚二年聯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聯,又聯句者姓名均不著明,統歸知證名下,實誤。 異文頗多,已出校。 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八《和蔡樞密種山藥》注引徐知證《棗林聯句》「嵐蒸山徑綠苔封」一句。 「棗林」爲「東林」之誤。 其餘校改,所據爲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同人《貞松老人遺稿·〈廬山記〉校勘記》,羅氏曾參據日本元祿本《廬山記》。 惟《殷禮在斯堂叢書》本將詩末原題一行誤植於匡白詩題之上,當改正。 )。

    徐知證 唐宋诗
  • 贈僧

    出齋猿獻果,烹茗鳥啣薪。

    王鼎 唐宋诗
  • 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其二

    東坡謫官未放回,桃花不繫玄都栽。 機牙愛觸造物手,五見江雨肥江梅。 扁舟一笑凌浩渺,瘦筇結伴登崔嵬。 漥尊故事逢浪叟,鳥篆真迹追浯臺。 漂流長有北闕夢,邂逅果踏東華埃。 玉堂夜直對同舍,金燭照座花成堆。 帝觴雨露澆舌本,忽憶樊口傾山罍。 聯詩共刻醉眠處,至今寶氣蟠巖隈。 關西夫子獨好事,掖垣行即吟蒼苔。 斯文突過元祐上,已覺萬丈光芒開。 臨風弔客感赤壁,公瑾孟德俱彫摧。 英雄割據亦兒戲,安用匕筯驚蚊雷。 東坡羽化不復返,浪叟何日成歸來。 鸚鵡洲前舊時路,寒波荒葦令人哀。

    朱槔 唐宋诗
  • 黄府君挽詞 其三

    揚州別駕知名士,肝膽崔嵬百鍊剛。 誰謂公家有蘭玉,解令高選繼東床。

    王十朋 唐宋诗
  • 義夫以趙清獻諫垣集易柳文次其韵

    文集何須較少多,有無相易共漸磨。 憲臺清獻柳州柳,唐宋人才未易過。

    王十朋 唐宋诗
  • 再賦 其一

    外求它壤曾攀桂,近捨家園尚守株。 待得枝頭如赤柰,却來看我百花圖。

    洪适 唐宋诗
  • 輓宣撫吳郡王二首 其二

    太傅元功首,汾陽異姓王。 恩榮兼二美,聲跡遠相望。 名載風雲會,神遊水月鄉。 維師空贈典,無復見鷹揚。

    汪應辰 唐宋诗
  • 仲一以詩來用韻奉答 其二

    嗚咽苔移玉座春,昔年曾扈屬車塵。 重陽不見黄封酒,只見餐英獨醒人。

    陳傅良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