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三次韵

〔宋朝〕 王十朋

荔子新詩屢見頒,端同玉局賦金盤。 香包盡带賜袍綠,熟顆半含仙竈丹。 西蜀稍多應喜遠,東嘉可種似宜寒。 微酸好入鹽梅鼎,莫作尋常諫果餐。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野望

    清秋望不極,迢遰起曾陰。 遠水兼天淨,孤城隱霧深。 葉稀風更落,山迥日初沈。 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

    杜甫 唐宋诗
  • 漫歌八曲 大回中

    樊水欲東流,大江又北來。 樊山當其南,此中爲大回。 回中魚好遊,回中多釣舟。 漫欲作漁人,終焉無所求。

    元結 唐宋诗
  • 孟東野失子

    失子將何尤,吾將上尤天。 女實主下人,與奪一何偏。 彼於女何有,乃令蕃且延。 此獨何罪辜,生死旬日間。 上呼無時聞,滴地淚到泉。 地祇爲之悲,瑟縮久不安。 乃呼大靈龜,騎雲款天門。 問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 吾懸日與月,吾繫星與辰。 日月相噬齧,星辰踣而顛。 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 有子與無子,禍福未可原。 魚子滿母腹,一一欲誰憐。 細腰不自乳,舉族常孤鰥。 鴟梟啄母腦,母死子始翻。 蝮蛇生子時,坼裂腸與肝。 好子雖云好,未還恩與勤。 惡子不可說,鴟梟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歎。 上聖不待敎,賢聞語而遷。 下愚聞語惑,雖敎無由悛。 大靈頓頭受,即日以命還。 地祇謂大靈,女往告其人。 東野夜得夢,有夫玄衣巾。 闖然入其戶,三稱天之言。 再拜謝玄夫,收悲以歡忻。

    韓愈 唐宋诗
  • 寄王用之判府監簿

    寅清堂上初相識,君如玉樹逢春碧。 滕王閣下重相從,君如天驥追秋風。 九州四海王魯公,有子不減漢八龍。 君才況是廊廟具,登庸衣鉢親分付。 笋班小試雲霄步,州麾妙琢湖山句。 君不見西京韋家父子間,阿成官職似阿賢。 皇朝呂家也不惡,大申小申相後先。 看君一武超韋呂,奄有龜蒙再封魯。

    楊萬里 唐宋诗
  • 廟子灣下作

    廟子灣下百尺船,杞人楚人相雜牽。 水底老蜃倚以怪,樹頭挂紙吹作錢。 江蛟海鵾千萬里,軒風簸日蠻島邊。 長安舊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 高冠長劍乃不畏,沙雨夜起噴腥涎。

    梅堯臣 唐宋诗
  • 次韻安民

    肺病侵陵倦出游,寒窗棐几即菟裘。 百年忽忽從渠轉,萬事昏昏只麽休。 學道幾人能杜口,趨功誰子不焦頭。 留君試話人間事,翠竹黄花最耐秋。

    周孚 唐宋诗
  • 游東山 待月

    只有麴生爲侶,夜涼同迓冰輪。 未審素娥知否,惟予與影三人。

    王炎 唐宋诗
  • 題匡山瑞木圖二首 其二

    仙李從來別有源,手提造化發生權。 冰霜不到雲間樹,風日偏和雨外阡。 四海幾人傳盛事,一家雙美兩臞仙。 同生同死仍同紀,花萼猶應照九泉。

    楊長孺 唐宋诗
  • 與政仲端夫敬叟季僊至舊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時之所當艷者江梅海棠爛然照目可無數語紀之爲書長句

    秋陽杲杲秋月明,秋風泠泠秋露清。 蕭騷池上萬松竹,鳳笙龍管吹秋聲。 山亭與客坐夕陰,眼照萬象前橫陳。 一年好處在此好,妙質欲紀難狀名。 那知天上詩酒星,翩然馳鯨來玉京。 浩然相對發思奇,句法普現千古情。 詩成不用世間語,五言七字虛皇吟。 霞明皎皎芙蓉城,香霏楚楚月魄精。 海棠婉孌鬭緐艷,江梅冷淡同芳馨。 東籬采采萬疊金,西疇更刈千頃秔。 人生得此亦不惡,措辭莫謾悲愁生。 先生年來真脫俗,看破世間榮與辱。 胸懷坦蕩適四時,豈但芳華競馳逐。 祇今忘物物忘我,物我兩忘機印可。 不知門外秋水深,不識紛紛朝市心。 榨頭新篘蟻初熟,芡盤剝珠茭切玉。 是秋是春兩難分,折花薦酒酒痕濕。 萬緣空處罷休休,八表神期汗漫遊。 醉鄉廣大塵世促,明日酒醒詩載續。

    劉學箕 唐宋诗
  • 偈頌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五二

    德山棒,臨濟喝,拗曲作直。 雲門餠,趙州茶,特地周遮。 威音那畔,毫髮不差,山中是處有黄花。

    釋智朋 唐宋诗